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 >内容详情
独臂老战士的扶贫之路——记彝良县荞山镇安乐场村第一书记张明乾扶贫事迹
发布日期:2019-06-11 10:21:00     来源: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刘林慧

今年53岁的张明乾,是彝良县残联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自2015年9月派驻彝良县荞山镇安乐场村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已经3年多了,他与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苦问贫,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安乐场村位于彝良县荞山镇集镇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1286户4886人。全村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15亩,种植面积3005亩。经济结构单薄无支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烤烟和外出务工。截止目前,安乐场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5户2490人,其中脱贫户158户748人,未脱贫户417户1742人,贫困发生率为35.7%。


工作作风扎实  群众满意度高

去年,在张书记任职满两年后,本应回到所在单位,但安乐场村的群众舍不得让张书记,便联名写信到彝良县残疾人联合会请求让张书记再到安乐场村继续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收到群众的诉求后,彝良县残疾人联合会与荞山镇多方协调,最终决定由张明乾继续开展安乐场村驻村扶贫工作。


张明乾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他说自己和他们一样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精气神不能残疾,怀着对残疾人深厚的感情,使他产生了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想法。2017年协调资金7万元,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50人的基础上,年又计划协调资金4.5万元培训90人,以此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道同步脱贫出列。“三委”、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一为残疾人陈天礼家栽种科技玉米6亩,并鼓励他要坚定生活信心,自力更生,找准致富门路,早日脱贫致富。


安乐场村卢湾社华明春说:“我57岁了,在20多年前外出打工,由于长期疲劳造成肢体残疾,张书记经常都会来我家和我拉家常,了解我们家的情况,还帮助我种植了魔芋,我打算把种植面积扩大,来年有收成我家就有收入了。


全面走访调查   掌握实际情况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张明乾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各项工作,自驻村以来,张明乾2次遍访575户卡户,2次遍访711户非卡户,坚持“卡户识别标准”,按照“五查五看”的要求,严格“三评四定”程序,把握“五不录、六优先”和“应纳尽纳、应剔尽剔、应改尽改”原则,核准了贫困对象,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在遍访的过程中,他与贫困对象共商脱贫计划,共谋发展出路,共定发展目标,拟定过硬的帮扶措施,解决了怎么扶和脱贫后的产业支撑问题,为实现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安乐场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文奇说,“我虽然是本地人,但对有些贫困户的情况都还没张书记熟悉,他时常会去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张书记都会仔细记下来。”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张明乾全身心投入此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安乐场村摸底调查和输机录入。7月26日,张明乾在连续一周加班加点工作时,过度疲劳引发心脏病,调查组的同志将其送县医院进行治疗后转往昆明做手术,躺在病床上,他仍然要求要做好工作,不能出现一丁点的错误,施行心脏支架手术后,医院要求他休息2个月,他仅休息了1周就返回工作岗位。


找准路子 发展特色产业


  张明乾经常在想怎样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过反复多次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安乐场村的气候土壤等特点,张明乾于村”决定在安乐场村开展魔芋种植为稳妥起见,去年,春节刚过的农历正月初八,张明乾就带领村“两委”干部,先后到曲靖市富源县富春和昭通市永善县进行魔芋产业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魔芋产业适合安乐场村,于是组建了安乐场村“彝良县启文种植专业合作社”。


   经过多方努力,合作社筹措资金31万元,引进魔芋种27.6吨,种植魔芋121亩,其中,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流转土地种植30亩,有78户农户在合作社自愿购买魔芋种自行栽种,其中有55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明乾非常注重短、中、长的结合,把魔芋种植、烤烟、生猪、肉牛养殖规划为短期项目,花椒、魔芋种植规划为中期项目,魔芋种植的精深加工,花椒种植和肉牛规模化养殖规划为长期项目,使贫困户脱贫后仍然有产业支撑,确保不返贫。


  “我开始跟张书记都不认识,是因为我们经常一起研究魔芋种植,种植前期,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张书记经常会到地里去研究地面温度、每块地的海拔,确定符合魔芋的生长环境,还时常在地里和农户交流,了解他们对产业发展的想法。”彝良县启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友军说道。


   情系山村 彰显党员本色


   有人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明乾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早年他因见义勇为而让左手致残,彝良“9.07”地震期间又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而今天,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再一次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与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其党性原则之强、工作作风之扎实,实属罕见,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