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 >内容详情
黄华镇:全力实施“五点共建”打造“能人治村”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8-07-24 08:39:00     来源:肖祥松

  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让农村“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人才是关键。黄华镇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工作作为项目化推进“基层党建巩固年”和“支部规范年”的重要载体,着力推进“五点共建”全力打造“能人治村”新模式。


         一是建设能人治村“带动点”,带出新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锻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技术能力过硬、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党员队伍,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生力量。


  农村能人是在农村实践中磨炼造就的实用人才,他们的成功模式就是最好的明证。黄华镇金寨村种植大户凃孔全的事例很典型,他30年前就自己开展探索研究白桔种植、花椒嫁接等技术,不断外出学习借鉴,通过不断改良,让白桔、花椒产量大增,带领周边150余户群众发展白桔1000余亩,自发组织群众学习花椒嫁接、施肥、除病虫害等技术,如今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土专家”。


  “一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硬道理”,这是黄华镇金寨村东坡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顺刚的“口头禅”,他是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移民,为了带领移民群众发展致富,他自发组织移民群众80余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承租黄华桔园226亩土地发展白桔,待白桔丰产后,可实现群众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如今,在黄华镇已培养“农村能人”党员10余名,并组织他们到重庆、宜宾、鲁甸等地考察学习10余次,不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使这些“农村能人”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生力量。


         二是建设能人治村“制度点”,制出新规矩


  黄华镇在能人治村制度建设中探索建立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村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充分发挥能人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将民风民俗习惯、村容村貌改造、路域环境整治、“两违”治理、操家理务、河长制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建立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参与本村民主议事机制;建立村(社区)干部定期走访辖区群众“全覆盖”制度,全面做到“党群连心、干群同心、群众齐心、幸福一心”。通过制度的规范建立,让制度成为农村群众参与管事、议事的“方向盘”和“定位仪”,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是建设能人治村“阵地点”,树立新风尚


        在各村(社区)利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或“新时代讲习所”开设“道德讲堂”、“扶贫课堂”,围绕“知耻明礼、崇德向善、操家理务、技能提升”等为主题,邀请技术专家或致富能手定期不定期对群众开展宣讲和技能培训;利用“院坝会”经常性地开展农村群众法制道德教育,着力增强老百姓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感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农村“好人榜、道德榜、诚信榜”,展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创业带富”等模范,实施典型模范带动,以模范带动、监督规范引导群众崇尚文明、积极向上、自力更生;全面建立“新时代讲习宣讲团”,对党在农村的系列方针、政策进行常态化宣讲,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党的先进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党情、感党恩,使党的声音成为社会最强音,将各基层党组织确定的目标转化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在镇级和14个村(社区)都建立了“新时代讲习所”,镇级组建“讲习团”4个,村级组建“讲习队”14支,开展各类政策和党的好声音宣讲50余场次,涉及基层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在各领域选树农村典型20余个,进一步夯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网底基础。


         四是建设能人治村“管理点”,管出新活力


        充分发挥村民小组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院坝会等的支点作用,以“基础党组织为主导、管委会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民自治体制机制的配套措施和办法,有序推进村民自治,不断提高村民参与民主管村的热情和水平。实施“四会治村”(即党总支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议事委员会)、“四步议事”(党支部提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党群议事会决议、监委会全程评议)。通过创新管理形式,为能人治村和民主管村提供有效载体,让能人和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显身手。截至目前,全镇已组建村民自治管委会14个,选举户代表50余人,开展群众“民主议事”60余次,真正让群众参与有渠道、民众管理有平台、基层诉求有回应、层层监督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平台说事”问题,营造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和谐氛围。


       五是建设能人治村“学习点”,学出新技能


        坚持把教育管理作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学历提升、外出学习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等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村干部赴兄弟乡镇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工作水平。去年以来,先后组织5期培训班,邀请5名专家为全镇80余名村干部讲解基层党建、农村政策法规、农村使用经济等知识培训;10名村干部参加“一村一大”学历提升教育,14名村党组织书记到扎西学院参加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10余次,通过云岭先锋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村干部、驻村队员10余次150余人;建立包村领导、驻村队员、村(社区)“三委”干部、镇级包村组员帮带贫困户工作机制,实施“一帮一”、“多帮一”模式,结对跟踪服务,随时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指导、产业发展、操家理屋、人居环境整等方面的服务,补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工作短板。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