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内容详情
牵好“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云南日报》专访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
发布日期:2024-04-06 18:00:00     来源:云南日报,“北纬29度”APP(记者:沈迅 蔡侯友)


记者:昭通作为全省劳务输出大市,是如何做好“一老一小”关爱保障的?围绕让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样样好”,昭通有哪些可喜的变化?如何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苏永忠:昭通是劳务输出大市,人力资源总量和外出劳动力数量都是全省之最,有260万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客观上造成了大量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中。“一老一小”一头牵着夕阳、一头牵着朝阳,关系千家万户、关乎“国之大者”。我们要做好“一老一小”的关爱保障,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谁来牵、牵到位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补位。去年,我们对全市“一老一小”开展了全覆盖摸底,依托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社会组织等力量,每月走访排查、动态管理,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由党委、政府提供必要的设施场所和经费保障,以村组干部和志愿者为主体,建立“受托管护人”机制,推动全市3.2万名留守老人“生活保障到位、困难帮扶到位、健康服务到位、关心关爱到位”,9.2万名留守儿童“管护有人、学业有教、困难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家”。


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兜底的服务保障,替代不了子女和父母对“一老一小”的陪伴。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老一小”的关爱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子女和家长的归位。为此,我们按照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工作思路,努力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陪伴在老人和孩子身边。


去年,我们持续实施群众增收三年行动,启动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等系列三年行动,把83%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正在发生。就业上,紧扣岗位更稳、收入更高、返乡创业“三个关键”,大力引进五金、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提高就近就业吸纳能力,全市301.09万农村劳动力、105.03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分别达到86.9%、89.2%,支撑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6.8%、增速列全省第1位。产业上,通过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带动从事农业产业的农户人均增收4400元以上,并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等“五个千亿元级产业”,今年力争以产业发展吸引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0万人在家门口就业。教育上,在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城镇挤”等问题的同时,立足人力资源大市和昭通产业发展等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收入。我们率先在全省推动市职教中心与5所县级职高联合开展一体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3.3万人。


总的来说,“一老一小”涉及诸多民生问题,除了基本的养老、托育和生活保障,背后更需要就业创业、产业带动、教育发展等一系列的支撑保障,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一定会久久为功抓好这件事,努力描绘好“幸福生活在云南”的昭通图景。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