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内容详情
云南昭通:涅槃重生大跨越 幸福生活在后头!
发布日期:2021-01-18 09:29:38     来源:微昭通


2014年,昭通发生6.5级地震,受灾群众超过百万。2015年1月,昭鲁坝子最寒冷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昭通视察慰问地震灾区人民,激励大家,“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涅槃重生的龙头山镇充满生机与活力。


6年来,地震灾区按照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的要求,紧扣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对标对表各项政策措施,做到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两促进、两不误。


今天我们再次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

看昭通灾后重建

和脱贫攻坚奇迹

↓↓


龙头山:幸福生活再出发



循足迹


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中位于龙头山镇,造成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转移安置25.4万人。



2015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一路颠簸直奔峡谷中的震中龙头山镇,来到原镇政府所在的遗址,询问地震伤亡、抗震救灾情况,叮嘱全力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大力发展产业。


这是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踏上废墟查看灾情。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看奇迹


6年来,灾区群众通过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实现了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社会事业大跨越、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家家有业、户户安居,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上图为地震灾后的龙头山镇(张广玉/摄);下图为恢复重建后的龙头山镇新貌(丁世新/摄)。昭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地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使其成为灾区灾后重建、脱贫攻坚路上的有力支撑,将荒山荒地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龙头山镇在灾难中崛起,涅槃重生,一步跨越30年。


龙头山万亩花椒基地。丁世新 摄


山还是那山

房已不是当年的房


鲁甸县龙头山镇坚持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一起抓,投入17.39亿元实施恢复重建,完成了龙头山镇集镇及8个集中安置点建设,重建民房15744户、修缮加固531户;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路74条326公里,都香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构建起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实施管饮工程42件268公里,修建水池水窖7473个,“群众过上了祖祖辈辈做梦都想过的新生活。”


卫生整洁的龙头山街道。丁世新 摄


龙头山镇把脱贫攻坚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强化“路段、河段、垃圾池、绿化段”四个网格化管控,推进“厕所革命”,制定“三包”责任制,利用“光荣榜”“曝光台”,打好村规民约、爱心超市、公服岗位“组合拳”,建立完善垃圾、污水处理有偿服务机制,创建“最美庭院、最美村庄”,倡导文明新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树还是那树

种植户却多了技术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李善云说,按照“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目标,龙头山镇种植花椒6.8万亩、核桃10.3万亩,2019年两项产值达3.5亿元。“龙头山十年九旱,以往我们种植玉米等传统产业,亩产仅有500元左右,现在种植花椒,亩产达8000元。”当地还依托花椒林下资源,建成“椒林鸡”养殖示范基地6个,年出栏土鸡1万羽以上。


花椒林里笑声多。丁世新 摄


今年,引进上海东方希望集团大型养殖场落户龙头山镇,年产仔猪18万头,将进一步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辐射带动大面养殖。如今,全镇3548户11630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3750元增加到现在的7836元,贫困发生率从20.6%降至0.05%,实现了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一个战场、两场胜利”。


龙头山光明村花椒基地。周振兴 摄


镇还是那镇

走向了“省级特色”道路


接下来,龙头山镇将全力打造“三基地一窗口”(干部培训基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四个自信窗口),融入“实现滇东北崛起”大局。推进花椒、核桃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深化“一村一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做大做活产业就业支撑,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立足“千年朱提银都”定位,全力加快龙头山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建成3A级景区,实现“一日游千年,千年一日游”。


鲁甸地震纪念馆。丁世新 摄


涅槃重生大跨越。6年来,鲁甸6.5级地震灾区在恢复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不仅建起美丽新家园,还构筑起精神新高地,幸福新生活还在后头。


昭通:崛起的滇东北明珠



循足迹


昭通,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的地级市。


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五尺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G247公路及G85渝昆高速5条不同时期的交通线路以几乎并行的姿态呈现眼前。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2015年1月19日下午,在地震灾区板房学校,习近平听取了当地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他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看奇迹


几年来,昭通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也是昭通最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历史挑战和发展机遇。


《半城苹果 满城香》昭阳区苏家院镇海升苹果园


《半城苹果 满城香》昭阳区洒渔镇巡龙村万亩苹果基地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以平均每天脱贫1000多人的速度,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昭通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变成历史的记忆,数百万昭通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即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产业园区


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产业园区


截至2019年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85.07万人下降至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10个贫困县区摘帽9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


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镇雄旧圃鲁家院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镇雄旧圃鲁家院子易地扶贫(扶贫车间)


彝良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彝良发界易地扶贫车间


威信黄龙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威信黄龙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盐津落雁龙塘


云南忠利优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盐津普洱)


盐津水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大关天星沿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永善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永善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绥江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车间)


绥江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三角坪头苗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水富市两碗镇)


2020年上半年动态监测,全市15.99万未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及镇雄县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昭通如期实现脱贫。


美丽乡村(水富市云富镇玛瑙乡)


向家坝电站(水富市向家坝镇)


深山大峡谷(昭通市巧家县崇溪镇)


建设中的白鹤滩电站(昭通市巧家县)


《半城苹果 满城香》昭阳区永丰镇海升5万亩苹果基地


金沙江特大桥(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

昭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过去的“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

到建成立体交通新枢纽

36万群众搬出大山

崛起百亿级产业……

近年来,昭通全力决战脱贫攻坚

乌蒙之地变了容颜

从闭塞落后到跨越发展


视频:昭通之变——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跨越记


时光奔涌不歇

奋斗驰而不息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

昭通打赢攻坚战

跑出“加速度”

赛出“好成绩”

高质量交出脱贫攻坚和

跨越发展的“昭通答卷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