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内容详情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让全市昭通儿女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发布日期:2019-06-11 14:42:00     来源:红色扎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

——2019年昭通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34.64万人脱贫、195个贫困村出列、威信和绥江2个贫困县实现摘帽——这是昭通市各级干部群众2018年艰苦奋战后交出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对昭通脱贫攻坚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决战之年。面对40.07万人脱贫、624个贫困村出列、7个贫困县摘帽沉甸甸的担子,昭通市委、市政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5、7、1”的脱贫标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责任压实,以抓实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国家扶贫办、省扶贫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整改为着力点,以做好易地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四篇文章”为突破口,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解决突出问题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眼下,一场聚力攻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集中歼灭战正在昭通打响。

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水。精准识别和认定饮水安全贫困人口,聚焦1.41万户6.19万饮水安全不达标贫困群众,采取新改扩建、配套联网等方式,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全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带动16.88万户70.62万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让群众住上安全住房。坚持“4类重点对象全覆盖、非4类重点对象分类处置”的原则,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16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7.43万户,正在实施8.21万户,所有改造任务将在今年9月底前实现清零。

围绕“培养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目标扎实抓好教育扶贫,昭阳、鲁甸等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镇雄县、彝良县年内将接受验收。紧盯控辍保学,坚持情感劝返和依法劝返相结合,按照“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或起诉 ”四个步骤进行劝返,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小学 0.6%以下、初中1.8%以下。

聚焦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5个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乡村医生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让贫困人口能看得起病,得了大病有保障,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突出补短板强弱项 做好四篇文章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文章

把易地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和最根本最有效手段,下大决心把生活在6类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努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的推进。探索中心城区安置、县城安置、保障房安置、中心集镇安置四种模式,规划建设28个新增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8个,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两个跨县区安置区分别安置4.06万人、3.63万人,相当于新建了2座中等县城。目前,安置区已完工16个,其余12个正在加快推进。全市36.24万搬迁群众已有15.88万人彻底搬出大山,今年底剩余的20.36万人将搬迁入住。深入开展“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行动,统筹谋划一体化推进公共设施和产业、就业“一配套、两支撑”,盘活“三块地”,深入推进“四个同步”,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目标。按照“一人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已组织7.49万名新增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66.7%,剩余3.74万人还将通过有组织转移输出、蔬菜大棚、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扶贫车间、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进行安置,实现充分就业。

做好产业培育文章

以苹果、马铃薯、竹子、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确保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坚持“三个全覆盖”,努力实现高原特色产业量与质、规模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全年计划发放贷款30亿元。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新型主体发展,全市产业覆盖有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9.48万户170.73万人、覆盖率98%,带贫新型经营主体3348家、主体带动覆盖率92.48%。

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文章

始终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精准到人的劳动力登记摸底和就业意愿调查,健全完善精准对接平台机制,强化稳岗补贴、交通补贴等政策支撑,着力提升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有体面地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与深圳市人才集团、劳动服务公司以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劳务协作,推动更多的昭通籍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到深圳市稳定就业,力求做到“全包”消纳。目前,全市100.61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57.76万人、转移就业率为57.41%,年底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做好基础设施改善文章

围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1336个建制村已实现通硬化路全覆盖;贷款和争取上级资金101.7亿元,集中推进1.13万公里50户以上未通畅自然村道路硬化建设,7236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等农村公路项目将于年底全部完工。完成“全面改薄”校舍161.83万平方米,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质量。以“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建新拆旧、清洁村庄环境热潮,扎实推进435个特色示范型村庄提升改造,带动全市2万多个自然村干净整洁型村庄建设全覆盖。


统筹各方帮扶资源 汇聚攻坚合力

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举,加强与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深圳市的沟通对接,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和“1+8”协议落地见效。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创新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东莞、中山累计投入资金10.49亿元,已完成投资6.49亿元;累计接收2.7万昭通籍贫困人口务工就业、4510名“两后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中央5家单位、省级50家单位定点帮扶昭通,恒大、万科、新沪商、兴业证券、太平保险、银泰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知名企业和诸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积极投身昭通脱贫攻坚,省烟草公司投入6亿帮助镇雄、彝良两县,招商局集团分3年投入3亿元帮扶镇雄县,三峡集团计划投入5亿元帮扶沿金沙江5县区,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加强领导精准管理 强化脱贫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的要求,在坚持县乡干部由县级自主统筹、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市级进一步强化厅级领导、驻村督导员、挂钩帮扶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5个层级”干部管理,推动力量下沉,用机关深下去带基层动起来,用干部扎下去促群众干起来,带动县、乡、村各级干部尽锐出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5个三分之一”要求,狠刹扶贫领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惩治“蝇贪”“微腐败”。扎实开展动态管理,围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后续帮扶措施4个环节逐项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客观真实记录脱贫攻坚过程及结果,确保对象、帮扶、退出精准。分解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和重点工作清单,实行每月调度,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以到人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整村出列,以高质量的村村清、户户清确保整县摘帽。

站在全市即将整体摆脱贫困、全面迈入小康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责任不松劲、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标准不动摇、转变作风不懈怠,以滚石上山、不胜不休的恒心毅力,使出洪荒之力,让困扰昭通人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变成历史,让全体昭通儿女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标语来源“微昭通”微信公众号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