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永善县:新村美景如画来
发布日期:2015-07-01 10:51:32     来源:永善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永善县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引领、整合资源、集中连片、重点打造”的思路,采取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部门协同的工作方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划先行绘蓝图。永善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沿江旅游开发建设战略,广泛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抓好“三个优先”、“三个结合”的建设规划,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绘制了蓝图。“三个优先”即: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水路沿线、昭永公路沿线、溪洛渡电站二级公路专用线沿线优先;群众基础好、文化旅游资源潜力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优势明显的乡村优先;民族文化浓郁、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的少数民族村寨优先。“三个结合”即:把4.05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抓好民居风貌改造;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相结合,突出产业培植、增强发展后劲;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最贫困民族村危旧房屋改造相结合,促进共同发展。规划蓝图的绘制,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整合资金聚财力。按照“三个优先”、“三个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全县及时列出省、市、县级示范点建设名单,采取“多个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方式,切实加大项目资金的整合管理力度,稳步推进,重点打造各级示范点建设。除省、市、县级配套资金外,继续实行示范点民居建设扶持资金直补政策和民居建设贷款贴息政策;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能源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要求投入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筹资投劳的主体作用,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筹资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方面聚集资金,为示范点建设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仅2014年,全县共开展示范点建设11个,其中5个分布在金沙江沿线,5个分布在少数民族村寨,1个分布在昭永公路沿线。布点规划涵盖高山、二半山、坝区6个乡镇。涉及群众540户1891人,资金3494.68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1094.59万元(省级530万元,市级40万元,县级524.59万元),建设、文体、交通、扶贫、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电力等9个部门整合投入资金1014.7万元,示范点群众投入1385.395万元。

干群同心抓建设。建设规划、建设地点、建设资金确定后,县委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与各项目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涉项乡镇立即启动工程建设,一场场美丽乡村建设战役在美丽永善大地上打响。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建设原则,县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各示范点在道路硬化、房屋建设等方面,由村民代表负责组织群众自发投资投劳,在一些由施工队实施建设的示范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管、环境卫生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中,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二是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帮扶作用。一方面县委、政府和县直挂钩部门加大对示范点人力、物力、财力的扶持力度,强化沟通协调,鼓励和争取在外工作的本地人士、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者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另一方面在项目规划中将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电力、文体等9个部门的建设资金向示范点倾斜,保证示范点建设的整体效应。与此同时,县委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督查组,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县直挂钩联系部门、乡镇、施工方到位情况,群众参与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等,了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既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合理、管理规范,又推动了工程建设,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村庄旧貌换新颜。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永善县集民居建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一体,突出资源特色、打造生态品牌,做到不该建的坚决不建、不该砍伐的坚决不砍、不能破坏的坚决保护,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一批批示范点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看见,一个个环境整洁、设施配套、风情凸显、产业富民的新农村呈现在我们面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旧貌已成为了历史,人们在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管、用”一体的长效机制,引领着全体村民“除陋习、树新风”,为全县人民传递着文明、和谐、幸福的信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盛夏时节,乘车从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水路沿线、昭永公路沿线、溪洛渡电站二级公路专用线沿线经过,一抹抹翠绿铺满山野,核桃、花椒、脐橙、砂仁、党参、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一幢幢特色民居坐落其间,一幅幅田园风景画卷顿入眼帘,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美景,“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永善大地星罗棋布。村里村外,人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生活。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