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刘建华调研昭鲁旱情及相关经济
发布日期:2012-04-05 12:02:32     来源:昭通日报

抗旱措施不放松
——市长刘建华调研昭鲁旱情侧记


近日,昭通普降小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气象局组织实施了人工降雨。雨水渗透土壤有多深?旱情缓解了多少?春耕生产可以顺利进行吗?播种节令来临,3月31日上午,天上仍然下着小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华在副市长余扬举、市政府秘书长郝流勇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急迫地深入昭鲁坝区,就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抗旱救灾工作进行调研。

继续实施人工降雨

自3月23日开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各县区根据气象条件连续进行人工降雨,仅3月30日晚,全市就实施人工降雨15次,取得明显效果。连续几天,各县区普遍降雨, 3月30日8时到3月31日8时,昭阳区降雨1.3毫米,鲁甸降雨3.2毫米,彝良、巧家、永善等干旱相对严重的县降雨量也在3-10毫米左右,其中威信降雨量12.5毫米。人工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旱情。

刘建华首先来到市气象局,视察市、区气象局的工作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详细了解了近日来全市各县区的降雨情况后,刘建华对全市气象系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气象工作在农业生产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非常重大,近年来,全市气象系统现代科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气象工作者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全力搞好气象服务,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活、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旱情比较突出的时候,气象工作者非常辛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刘建华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全市气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抓好旱情的监测预报工作,抓住旱情有所缓解的时机,继续实施人工降雨,进一步缓解旱情,促进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进一步调结构保增收

刘建华冒雨连续深入昭阳区、鲁甸县5个乡镇、10多个村,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干旱情况,与干部群众交流,了解抗旱措施,对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在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永乐村,刘建华冒着细雨,走进田地里,顾不得泥巴沾满鞋上、裤脚上,蹲下身子扒开泥土,认真查看土壤湿度。“才两厘米左右”,刘建华紧皱眉头,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淋湿自己,吩咐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用相关仪器测试雨水渗透土层情况。“还是只渗透2-3厘米左右。”听了测试结果,刘建华神情凝重地说:“太干了,播种根本不行!”刘建华问工作人员:“要下多少毫米的雨才能解决干土的问题啊?”“至少要下20毫米以上的雨水。而去年2月到现在昭阳区最大雨量也才16.6毫米,所以造成昭阳区干旱特别严重。”

昭鲁坝子连续三年干旱,今年的干旱程度更深。昭阳区太平办事处的老干闸水库,所占面积1000亩左右,水库底已经全部干裂,裂缝宽度约6—10厘米、深度约50厘米,触目惊心。而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的连片花椒种植基地,一些花椒树已被干死,部分群众正在挑水浇树。望着干枯的水库,摸着干死了花椒枝,刘建华神情非常凝重地说:“多么盼望雨季早点到来啊!”“目前这种时候,要是雨再下得大一些,再下得多一些就好了!”“各级干部群众抗旱救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啊!”

在每个调研点,刘建华都详细了解昭阳、鲁甸各级的抗旱工作情况。据介绍,今年以来,围绕严峻的旱情,昭阳区、鲁甸县早安排、早部署,对全区范围内的所有小型蓄水窖,实行资金补贴政策,鼓励群众拉水装池。昭阳区和鲁甸县的小水窖都已蓄满了水;鲁甸县桃园乡桃园水库库容300万立方米,今年3月前已经干涸,但通过渔洞水库的引水渠,目前已从渔洞水库调水50多万立方米蓄到水库里,扎实的蓄水工作为春耕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两县区还组织运水队,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用水。在昭阳区永丰镇绿荫塘村的田边地角,刘建华了解到,由于可以引渔洞水库的水来灌溉部分田地,该村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农业合作社入股的形式,整合土地资源,规划种植5000亩连片荷花,并实施水改旱1000多亩,努力让农民在大旱之年实现增收。听到这些工作情况,刘建华心里感到一些踏实。他要求,人工降雨对缓解当前的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干旱持续时间过长,少量降雨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旱情,干旱还有可能延续下去,各级各有关部门不能因近日的降雨放松警惕,要坚定信心,树立连续抗旱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做到抗旱力度不减、抗旱措施不松,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继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科学合理调度库塘蓄水,实行干部包村包户,扎实开展引水、背水、拉水、送水等,全力保证干旱地区的群众人人有水喝,保证春耕生产按节令进行。要结合实际适当进行水改旱,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动员群众搞好已种经济林果的抗旱保树工作,做到水稻损失旱粮补、大春损失小春补、农作物损失经济作物补,把干旱损失降到最小限度。同时,要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火灾巡防力量,严查火灾隐患,大力宣传火灾防控知识,杜绝森林火灾和其他火灾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证烤烟育苗按节令移栽

“这边要好一些,雨水渗透10厘米左右,干土只有7厘米左右。”在鲁甸县桃源乡的田间地角,刘建华仔细察看土壤湿度。听了工作人员报告的测试结果,刘建华现出一丝喜悦,以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判断“基本上可以进行农作物栽种。”在该乡大水塘村刘家坪村民小组,刘建华视察了8000多平方米的烤烟育苗基地。由于管理措施有力,大棚内烟苗长势良好。看着一棵棵绿油油的烟苗,刘建华笑容满面地说:“已经长到‘猫耳朵’期了!”据了解,烟苗长到叶片像“猫耳朵”这个时期,再过十五天左右就可以移栽了。今年,面对持续旱情,各种烟县(区)科学规划,采取措施,稳定烤烟种植面积,保证优质样板基地,保证烤烟集中育苗,仅鲁甸县就保证了61000亩的种烟面积和3000亩的市级样板,集中育苗85000株,目前各个育苗点的烟苗长势都非常好。刘建华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要求,烤烟是我市的支柱产业,是适宜地区群众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当前已经进入春耕生产的良好时期,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抓住节令,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采用各种措施保证种烟用水,抓好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指导、帮助群众搞好烤烟移栽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烤烟移栽任务;同时,要强化后期管理,努力在大旱之年夺取烟叶丰收,圆满完成今年烤烟种植和收购任务,实现烟农增收。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业

鲁甸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着力建设特色集镇,在桃园乡改扩建伊斯兰风情园,修建滇东北伊斯兰特色集镇,建设铁家湾村2000亩专用牛羊粪施肥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刘建华一一深入现场进行视察,充分肯定这些建设都是大手笔,伊斯兰风情园在全省还是绝无仅有的。刘建华希望鲁甸县加快各项建设进度,早日竣工运营,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和群众增收作出贡献。

经过9个月的全力打造,鲁甸县龙头山集镇建设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曲水、绿树、环山浑然天成,广场、雕塑、碑文相得益彰,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居民怡然自乐,构成 了文化底蕴厚重、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特色集镇风景。走在美丽如画的集镇上,刘建华高兴地说:“现在的龙头山镇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刘建华还察看了该乡集镇第二期工程建设情况,并与集镇居民座谈,了解群众愿望,询问当地干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情况。了解到群众对集镇建设和干部工作很满意,集镇卫生管理也走上了常态化轨道,刘建华感到非常高兴。刘建华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群众增收的有效产业,在干旱时期也能较好地弥补其他产业的损失,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进一步细化规划,抓紧实施集镇第二期工程,进一步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集镇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环境,把集镇打造成集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精品集镇,发展集镇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鲁甸县小寨乡樱桃已成知名品牌,基地位于河岸边,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农户在河里抽水、挑水浇灌,樱桃林郁郁葱葱,枝头上挂满了果实,丰收可望。刘建华走进果园里,察看樱桃挂果情况,了解樱桃对旅游的拉动和果农增收情况,要求小寨乡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樱桃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业,用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进一步提高果园的综合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带动鲁甸经济社会发展。

刘建华还视察了投资4.4亿元、容量2280万立方米的小寨乡月亮湾水库建设。该水库是中央和省政府2011年批准建设的全省重点骨干水源工程之一,目前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能树立“昭通精神”,弘扬“昭通作风”,提升“昭通速度”,战胜特大旱灾,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昭通日报记者 易国飞 文/图)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