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新农村指导员成为巧家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发布日期:2009-05-12 11:33:56     来源:巧家县委组织部

绿肥红瘦的四月,汩汩清泉通过自来水管流进了白鹤滩镇北门村各家各户,群众翘盼已久的“吃水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祖祖辈辈的水桶和扁担从此卸下了肩膀,进“博物馆”了。受益群众喜上眉梢,奔走相告:“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给我们引来的幸福水呀!”其实,这仅是巧家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20073月,伴随着漫山怒放的山花,巧家179名被群众称为“亲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肩负着新农村建设指导的使命奔赴179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巧家新农村建设也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翻开了新的一页。

“北京讲了英明话,政策惠‘三农’,‘十一五’了不起,‘二十字’绘蓝图,农村有了新盼头,农民群众乐呵呵。”、“高山松树青又青,党的恩情比海深,种粮直补存帐户,农村医保防病痛。”……像这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仅是指导员在农村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中的一部分。指导员们驻村后,在认真深入调研的同时,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了扩大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覆盖面,各工作队在宣讲内容和形式上下足了功夫,像这样方便记忆的顺口溜深受群众的欢迎。巧家县指导员工作办公室同志介绍,巧家指导员通过集中群众宣讲、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宣传5679次,让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如春风暖雨送到了群众心坎里。

在老店镇大海村小学,我们看到这个学校的孩子都背上了崭新的书包。而在一年前,这里的孩子还在用塑料袋装书或抱着书上学,指导员李朝彦驻村了解情况后,积极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为该校的每一个孩子购买了一个新书包。因为村民只算自己的“小九九”,阿泥卡村修一条通社公路成为了老大难问题,指导员刘代敏进村后,积极跑上跑下的多方协调,争取到十余万元的炸材物资,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一起修路。人心齐、泰山移,只用一个月时间就修通了8公里公路,多年的心愿变成了现实。看着家门口平坦的公路,50多岁的村民李自发激动地说:“背架子终于卸下来了,人背马驮成为过去了,真心感谢我们村的指导员啊。”

走进小河镇新田村,村委会、学校旁张贴着的“吸收新党员”、“贫困家庭生活补助发放”等栏目显得格外醒目。村支书黄汉先一脸喜悦的告诉我们“自下派指导员以来,我们的村务制度更完善了,工作越发变得有板有眼,村‘两委’和群众的关系也更亲近了。”据巧家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办公室负责人说,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指导下,村“两委”健全完善规章制度754个,组织上党课1693节,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420名,为基层留下了一套确保基层工作规范运转的制度,留下了一支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门对门的邻居,只因为耕地地界,恶语相加,积怨加深。弟兄间因为父母赡养问题发生争执,不相往来……农村里看似普通的矛盾,往往会成为破坏家庭,影响邻里之间团结及农村和谐稳定的导火索。巧家县委宣传部下派的指导员田井东讲述了一段驻村工作的经历:2008年初,他刚进驻马树镇木桥村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笔山村民小组的杨德军和赵成万因牲畜进庄稼地产生纠纷,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各纠集了上百名亲朋准备大动干戈。他得知情况后和村干部及时赶到,耐心地和村民说道理、讲法律,才消除了大家的怨气,双方握手言和。“农村稳定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只要用真情和实干,就能把百姓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田井东一样,许多驻村指导员用真情和实干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据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办公室统计,指导员驻村以来,共协助村“两委”或单独调解水事、山林、土地、婚姻等矛盾纠纷2394起,消除了大量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既要雪中送炭,更要谋划长远,工作队既访贫问苦解民忧,又实地帮扶促小康。水塘村圆塘村民小组村民张家华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在指导员周渡和派出单位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前年春节前,张家华参加了组织部在村举办的种养技术培训班,春节刚过,张家华便忙着种上了蔬菜。“工作队给我们指出了致富路,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现在张家华一年收入万余元,他感到很幸福。像这样有幸成了下派指导员的直接受益人还有很多,他们或是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致富路,或是直接得到了工作队物资支持解决了临时困难。

“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巧家县新农村工作队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部黄智勇部长感叹。“我们要求指导员要真正沉下身去,深入田间地头,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树立指导员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还要在工作中使自己得到煅炼,增长自己的本领。”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刚驻村时,不少群众还带着疑问:“他们能住在这里吃得了苦?能给我们办什么事啊?”但是疑虑很快就消除了,通过驻村指导员挨家挨户走访,问题记在本子上,实事办到心坎上,桩桩件件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和变化,让村民们也说出心里话。他们面对面、心贴心进行交流,实打实解决问题,干部群众亲如一家。指导员脚步到过的地方,新型农民增多了,陈规陋习减少了,当地干部群众发展信心更加充足,农民们的发展观念已经由过去的“要我干”变成现在“我要干”。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激发了农民中蕴藏的原创力。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大厦巍然,梁椽共举。巧家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就是通过办好一件件小事、实事,通过这些平凡的积累,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写就了巧家指导员工作的丰硕业绩。据统计,指导员累计走访农户148743人次,为贫困群众协调184万元物资,争取项目85个,落实资金2174.7万元,组织修建村组公路483.21千米、硬化户间道路206.71千米,修建村级文化室和活动场所21个,建乡镇图书室3个,安装电视接收设备509套,指导建水窖1743个、安装引水管网13.7千米、改厨改灶2424套、改卫生畜厩3447间、改建卫生厕所2083间,建生猪养殖示范点11个,新建沼气池1037口,培育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果和蚕桑、烤烟、甘蔗、反季节蔬菜等产业共30000余亩。

巧家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取得的这些丰硕成果,与指导员自觉履行“六大员”职责密切相关,与各指导员派出单位关心支持有关,更与该县高度重视指导员的选派、管理、指导、督促、服务等密不可分。为了充分发挥指导员的作用,该县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中可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在选派中不但坚持‘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还选派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等青年同志到村担任指导员。在工作中,先后探索建立健全了《指导员管理制度》、《巡视督查制度》、《学习交流例会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多项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机制,还要求工作队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到村督查指导员工作。仅2008年,他们就对全县指导员的在岗和工作情况开展督查20余次,在全县范围内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指导员通报处理16人次,黄牌警告3人,后进通报4人,戒勉谈话1人。“我们不但狠抓指导员管理,而且还强调服务意识,为每一个驻村指导员提供了个办公、食宿地点、《巧家县阶段性涉农工作指导意见》、《农村工作服务指南》和一个村“两委”岗位。去年我们就分四个片区对全县指导员开展业务培训600余人次。”县委组织部黄智勇部长如是说。通过两年来的努力,该县基本形成了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党委、派出单位“三级联动”管理服务指导员的模式。到巧家看望单位派出指导员的红云红河集团纪委书记魏志刚同志就曾表示:“我们将指导员派到巧家,放心。我们为巧家办事,心情愉快。”就因指导员的积极努力、单位领导对巧家的信任和关心,红云集团向巧家派驻指导员以来,为巧家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并向困难群众赠送毛毯、棉被等物资100余万元。

2009年,又一批被老百姓称为“亲人”的指导员活跃在巧家的这片热土上。据悉,他们已全面深入到了各个村认真开展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仍然能为这块土地带来更多的转变……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