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发展肉牛产业 带动乡亲奔小康
发布日期:2008-11-12 08:15:32     来源:盐津兴隆乡工作队

记兴隆乡大坪村肉牛养殖户杨兴芝

杨兴芝,一个地道的苗族妇女,今年30多岁,家住兴隆乡大坪村大坪上社,中共党员,初中毕业,作为一位女同志,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想起养殖肉牛呢?全家就只有她和丈夫两个人,丈夫是个教师,要搞肉牛产业,就只能她一人扛大梁。那是在一次村总支组织的全村党员大会上,开展“大坪要发展,我们该做什么”的大讨论。会后,她翻来覆去的想,“我们到底应该做点什么呢?”根据大坪村基础设施差、土地贫瘠、生存条件恶劣;群众整体素质不高;交通闭塞、信息不通、人们商品意识不强;经济结构单一、人民群众增收非常困难;农民自身积累较少、对产业调整、改变人居环境难度较大等现状,村两委制定了以 “发展为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素质和推进科技为动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个发展思路,为了使大坪苗族同胞尽早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她当时还是村委会的一名副主任,她意然决定辞去副主任职务,发展肉牛养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带一个头,她回到家与丈夫商量,想做一个专业养牛户,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她便开始了养殖肉牛的筹备工作,她想通过自己亲自养殖肉牛来带动全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很多村民都觉得她是在开玩笑,一个女人怎么能干这么重的活啊,她是在冒险吗?最了解她的丈夫说:“她是个直性子,说干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养肉牛,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要垫底资金,可是当时她们家除丈夫每月的工资,基本没有多余的钱,怎么办?她们只有四处想办法筹借,加上上级部门对养殖方面的扶持资金,共筹集到资金2万元,由于资金较少,丈夫又要教书,家里又没有多余的劳动力,修圈舍、青贮窖等工作就只有她一个人,她只好请人帮忙,花了60余个工程,终于把圈舍、青贮窖修建完工,然后到兴隆养殖肉牛基地把5头肉牛牵进了圈舍饲养。通过两年来的科学管理和精心饲养,又下了小牛4头,共有9头,目前她养的肉牛头头毛光体壮,长势较好,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万元。
两年的养牛经历,使她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成一件事是很艰辛的,尤其在养牛之初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打消这种顾虑呢?她只有在实践中,尽可能降低养殖风险,积极争取县乡两级科技部门支持,请教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自己也认真钻研养牛技术,目前基本掌握了肉牛的饲养技术和病疫防治。
在她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发展了养牛大户3户,包括零星养殖户,全村共养殖肉牛275头,可创价值82万元。她说:“我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坚持做到,竭尽所能来支持和帮助我周围的贫困乡亲,能帮一户帮一户,能帮什么帮什么,我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创业中,带动全村人开展人人搞创收、户户增收入,以回报党组织和社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在养殖肉牛方面,大坪村还大有潜力可挖,还可以加大发展力度,让更多的人加入养牛行业来,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