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柿子乡岔河村新农村指导员民情日记三则
发布日期:2008-11-11 09:05:06     来源:盐津县柿子乡工作队
一、急群众之所急
3月19日 晴
今天,我参加中坪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会,培训结束后,我与乡干部一行5人查看了整村推进项目——中坪村委会至碳厂小组的公路建设,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原已修通的公路进行块石铺垫,开挖侧沟。在田坝子小组与农户座谈,了解到因修公路损坏了原有约30米长的堰沟,公路偏坡将堰沟的基础破坏,沟帮全部垮塌,致使该小组26户,100多人的饮水中断,农户全靠背水吃,还直接导致90余亩稻田无法栽插。看着群众焦急的面庞,我心里十分难过。作为新农村指导员,我感到有一种责任在压迫着我。我迅速作出决定:无论如何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26户群众解决这个实际困难。我立即与刘正前同志联系了管道的事情,在豆沙镇调用集镇安装剩余的70余米饮水管,安装成双管可以满足要求。同时马上安排了工作人员及时去豆沙调运管道,我一直守护在这里,亲自指挥。几天后,通水了,看到群众一张张笑脸,我感到十分欣慰。
二、山村的期盼
7月21日 多云转大雨
我在村经管员李申贵的陪同下,在岔河村高原和云峰片区开展调研。岔河村分为两大片区,其中高原和云峰为一片,该地区群众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扶贫帮困,大部分群众已解决温饱,只有少部分特殊困难户、孤儿和五保户生活需要政府救济。群众的住房条件通过扶贫安居工程、地震恢复重建和保安工程的实施,基本消灭了茅草屋、杈杈房和危房,绝大部分群众的住房得到了根本解决。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农电质量太差,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全部采用木电杆,大部分线路老化,安全隐患较为突出,曾发生过人畜触电事故。同时,因溃电原因,群众用电费用居高不下,电费每度高达1.5元至2元,且经常停电。我意识到:要实现用电质量和安全达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网改造势在必行。
这一片区群众的经济收入除传统种养业外,主要靠竹笋采伐、黄柏、杜仲等中药材,其余就靠外出务工,有很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在外面务工,有的农户甚至全户外出,多年未归,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粮食生产上,仅一部分农户购买了玉米良种,比例尚不足40﹪,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为低下,自然气候条件差,大部分为坡耕地,生产力总体偏低,绝大多数农户购买了电视机和微型地面接收器,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移动电话信息覆盖率达到100﹪,手机普及率达到90﹪。
根据走访的36户群众反映和村干部李申贵介绍,困扰这一片区的又一重大困难是交通问题。至今没有通公路,长期以来,群众运输物资全靠人背马驮,15年前一包水泥运到云峰八组的买本和运费就是40元左右。结合走访群众的意见,广大群众急盼修建云峰公路,特别希望修建一座连接云峰1至5组和高原1组与云峰6至9组之间的人行便桥,在汛期冰岩涨水,经常阻断两岸群众通行,有500多人,65名学生要过河,涨水的时候学生无法到学校上课,勉强通行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接送,修建此人行便桥时不待我。
三、被责任遗忘的角落
7月23日 晴
今天,继续在云锋开展调研,在村干部李申贵的陪同下走访群众。走访中,当我看到一农户房屋较为破烂,便走过去了解情况。房屋为已修建多年的老土墙,土瓦盖顶,墙体已明显开裂倾斜。得知主人是一位82岁高龄的婆婆,有3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张昆银在水富县某单位工作现已退休,并定居水富,次子张昆恒在柿子街上结婚已新修有房子,三女张昆会已去本乡中坪村结婚,留下母亲饶付明孤身一人在老家独自生活。据老人讲,按照他们弟兄分工,他是由大儿子张昆银负责赡养并死后安埋,因大儿媳妇管得紧,不准张昆银拿钱给她用,已有多年没管她的生活了,次子张昆恒负责赡养并死后安埋父亲,已于多年前完成了任务。她平时种地的良种补贴,农业综合直补资金以及低保金都是二儿子张昆恒掌管,几年来没给她一分钱用,她也不知道一年有多少钱,每年子女些很少来看望她,也没给她生活费,只有三女儿在中坪村,离这儿近点来得稍多些。前年,三女儿看到母亲年岁已高无人照顾,便全家搬过来与母亲共同生活,种这边的土地维持生计,但二哥张昆恒和二嫂又将他们一家撵回中坪去了,原因是怕他们长期占用这边的土地,自己也不尽义务赡养老人,留下母亲一人在高寒边远的老家苦度光阴,艰难度日。
虽达82岁高龄,老人家依然耕种着附近的土地,喂有一头猪,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最难的是病了没法走出去看病买药,因哪里不通公路,到村委会和卫生室要走6公里的山路。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柿子街上与儿子一起生活时,老人家说:“他们也有负担,不想去给他们增添麻烦。”82岁了,还得为自己的基本生活日夜操劳,还在为自己的儿女着想,伟大的母爱啊,它是那样的无私,不求回报。听了这些,我心情十分沉重,新农村建设,我们不但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更要解决群众生活宽裕的问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必须同时抓紧、抓好,在偏僻落后地区还要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