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指导员为新农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布日期:2008-09-22 08:41:18     来源:巧家县委新农队办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远在他乡的人们的思乡情结。在巧家,这句彦语变成了“美不美,他乡水;亲不亲,异乡人。”它真实反应了巧家老百姓和指导员之间情浓于水的亲密关系。
自07年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来,巧家的农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座座低矮的茅草房渐渐被宽敞明亮的青砖大瓦房所取代,脏乱不堪的院子开始变得井井有条,陈旧的墙壁粉刷得洁白一新,以“脏、乱、差”而闻名的农村环境条件变了模样,人居环境开始能与城镇篦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是什么力量使农村变化如此神速?是党中央惠农政策的力量,是老百姓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是广大指导员带着省、市、县委的重托,怀着“一年指导员,一生农村情”的信念,倾情指导,热情服务,默默奉献的力量!
勤思找准着力点
来自城镇的指导员们,虽然不娇里娇气,但对农村工作也不是熟门熟路,以前从来没有涉及过农村工作,驻村时都是懵懵懂懂,不知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也不知如何开展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为了适应农村这个工作平台,他们积极思考,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如何才能开展好指导员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着力点:或结合村情为村拟规划;或凭自己所学知识搞培训;或与基层派出指导员互动,向基层指导员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同时也把城市的新鲜事物向农村传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或从整村推进试点学经验。总之,他们都以满腔激情投入新农村建设。省统计局下派大寨镇指导员张旭东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根据所了解的基本民情,认真思考,紧紧围绕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这个目标,以改变产业单一的现状,壮大花椒、蚕桑产业,发展返季节蔬菜种植和养殖业,帮助村“两委”拟出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驻白鹤滩镇水塘村的指导员郑宏,利用自身是组织部门工作者的优势,对水塘村党员进行了干部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使该村的党员、村组干部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并村党支部的常规工作进行指导,使水塘村的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勤学增强能动力
对于大部分指导员来说,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但是对农业农村政策的掌握却不多,对“三农”的认识更是一知半解,也缺乏农村工作经验、方法。初到农村,第一感觉就是有力无处下,工作摸头不着脑,心里干着急。为了打破这一僵局,他们积极参加县乡两级举办的培训会,以最短的时间学会如何开展指导员工作,迈出艰难第一步。为了能更好的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服务于农村,他们还学习“三农”政策,学习与农业相关的各种知识,学习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学习怎样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等等,在县乡两级组织的98次培训中,指导员们都积极参加培训,记下了许多知识要点,写出了心得体会文章512篇,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知识,为做好指导员工作增强了动力。
勤跑找到好方法
指导员工作注重的是实不实在,管不管用,能不能为群众谋利益。为了能给农村老百姓真正带来实惠,下派到我县的指导员及时进村入户,进行民意调研,了解群众急需什么,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等,记下了大量民情日记,然后分析驻村的发展优势,从中找出适合当地的好方法。蒙姑乡指导员李平源,刚到蒙姑乡第一天,他就赶往驻村工作的新塘村,首先向村支书何镕伐详细询问全村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农民人均有粮多少?人均纯收入多少?有哪些主要产业……然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跋山涉水走访完了该村所有村民小组,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记录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返回住所,潜心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拟出清晰的思路:第一,解决如何增加农民经济的问题;第二,解决群众喝水难的问题;第三……
有时为尽快商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常常是夜里11点多了还在农户家里,之后还得赶着夜路回到村委会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尽管他时常因太累而整夜难眠,身体也日渐消瘦,可是他仍然没有打算休息,全身心投入工作,及时拟出项目实施方案并向单位汇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红云集团决定在蒙姑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帮助修建学校一所及栽种蚕桑示范样板;并发动单位职工向蒙姑乡贫困学生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衣物、书包等物资,为新塘村完小每个学生解决一个新书包和一套学习用具。
勤要找来好项目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把人民群众当自己的亲人。”这是指导员们的座右铭。农村要发展,经济要增收,必需要有资金来支持,在巧家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很多东西想到了,但缺乏启动资金,所有计划最终都成一场空。指导员们对于这类问题常常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到休假时把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单位支持。驻金塘乡牛泥塘村新农村指导员吕国友,驻村工作期间,通过对村情民意的充分调查,认真分析研究,认为牛泥塘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特别适合发展花椒等绿色经济产业,于是他多次利用休假机会,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请求局领导协同自己与县林业局协调,最终得到了县林业局领导的支持,为牛泥塘村解决了两万株花椒苗,局长还亲自把花椒苗护送到了牛泥塘村。驻中寨乡岩脚村指导员徐宏斌,虽然年龄已过不惑之年,但干起工作来一点也不含糊,每次回单位都是“满载而归”,第一次回单位争取到1万多株泡核桃苗和6头能繁母猪,第二次争取到两台电视机和30床被子,第三次争取到卫星地面站1个(价值30余万元),第四次争取到50个沼气项目……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曾在农村呆过多年,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干指导员又让我有一次与农民兄弟相处的机会,我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为老百姓多做点事,才不枉他们对我的深情厚爱。”
指导员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自2007年下派指导员以来,兴建的51个新农村示范点现已建成26个,仅2008年上半年指导员就争取项目43个,落实资金481.612万元,修建村组公路269.56千米,硬化户间道路33.45千米,修建村级文化室和活动场所20个,建乡镇图书室3个,安装电视接收设备463套,指导建水窖437个,安装管网6.7千米,改厨改灶891套,改卫生畜厩1009间,建生猪养殖示范点11个,改卫生厕所789间,新建沼气池549口,培育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果和蚕桑、烤烟、甘蔗、反季节蔬菜等产业共26000余亩。这些成效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村建设好了,变得美丽漂亮了,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事。”指导员说。“这里再美,也是他乡,但我们愿意为他乡谋发展,只有共同富裕了,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在老百姓心里,指导员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培植产业,提供多方支持,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指导员是农村发展的功臣。他们永远会记住这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