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内容详情
就《云南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8-03-30 09:06:00     来源:云南网

  


        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就《云南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针对人才引进的云南省“千人计划”和针对人才培养支持的云南省“万人计划”。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就文件制定和贯彻落实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问:众所周知,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措施是一个地区人才政策的晴雨表。2017年我省有3人入选“两院”院士,取得历史性突破。据了解,3名入选者都曾获得省级人才项目支持。今年,省委、省政府统筹实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标志着我省开启了新一轮“人才新政”。请介绍一下两个“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答:省委、省政府统筹实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主要基于三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置于优先发展战略来抓,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各个方面作出全面阐述,极大丰富了党的人才发展理论,深化了科学人才观的认识,为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亮丽的人才篇章。


  当前,云南省正处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些重大目标,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就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造就一支高素质、强能力、能支撑的人才队伍。


  第二个背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3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人才管理、培养、评价、流动和创新创业激励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2016年8月,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3条举措。截至目前,我省已出台配套制度68个,推进改革举措83项。其中,在科研经费、设备采购、成果转化、税收支持、离岗创业、教学科研人员兼职和出国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8年,是云南人才工作深化改革和推进落实关键之年。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聚合、提炼、浓缩和集中释放全省所有人才支持政策和改革成果,统筹实施“人才新政”,给予创新创业人才最大幅度支持保障,让广大人才队伍共享改革福利、共推跨越伟业、共促云南发展。


  第三个背景:树强人才品牌提升竞争力。近年来,我省坚持以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引领和带动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从人才培养来看,2014年省委1号文件,统筹实施了“云岭”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包括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教学名师、云岭名医、云岭文化名家7类)。从人才引进来看,2000年以来,我省实施“三百双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高端科技人才、高端外国专家;2017年整合实施“云岭英才计划”,重点引进“云岭高层次人才”“云岭高端外国专家”“云岭青年人才”和“云岭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这些政策项目的实施,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促进了我省各项人才事业进步。2017年我省新当选的彭金辉、韩占文、季维智3名院士,都是这些项目的受益者。


  但从这几年实施情况看,人才品牌不够响亮,政策呈“点状”分散,竞争力不强,有些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形势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急需整合政策,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人才品牌,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总之,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助推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抓手。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总体考虑和目标任务。


  答:总体上讲,实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坚持六项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统筹实施。把党管人才原则贯彻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坚持服务发展、发挥作用。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跨越发展和脱贫攻坚,推动人才队伍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高端引领、示范带动。严格入选人才标准条件,保证质量,不降格以求,宁缺毋滥。坚持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所有项目申报、评审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开展,确保公正公平。坚持协同推进,权责统一。省人才办牵头抓总,各省直责任部门分头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事业聚才、服务聚才、适当待遇聚才。既注重适当经费资助,更注重事业平台和服务保障,创造人才“拎个包就能到云南创新创业”的环境。


  云南省“千人计划”即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整合“云岭英才计划”项目,增加“人文社科人才”“产业人才”“党政青苗人才”3个专项,设“高层次人才、高端外国专家、人文社科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党政青苗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7个专项,力争用5年至10年左右时间引进数千名高层次人才。


  云南省“万人计划”即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整合“云岭系列”人才培养项目,增加“青年拔尖人才”专项,设“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青年拔尖人才”8个专项,力争用5年至10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支持1万名左右云南省高层次人才。


  问: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主要是对我省原有人才项目作了整合、扩展和提升。相比过去的政策,两个“计划”有哪些特点?新旧制度衔接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答:统筹实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是按照立足现有、适度增长、稳步推进、增强竞争的思路,将现有项目全部归并、保障经费适度增长、支持措施大幅增强、政策之间平稳衔接,力图解决我省人才政策繁杂化、碎片化和折扣化问题。两个“计划”特点主要体现在“10个更加”。


  品牌特色更加鲜明。云南省“千人计划”针对人才引进,云南省“万人计划”针对人才培养,人才政策从碎片化到集合化,从多名称到品牌化,一目了然、特色鲜明。


  项目设置更加完整。两个“计划”设置15个专项,涵盖刚性与柔性、人才和团队、长期和短期、顶尖和一般,青年人才到高端人才、企业人才到党政人才、科技人才到产业人才等各类别各层次人才。


  经费支持更加集中。对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补贴、项目经费支持等支持,对本土人才给予培养激励、培养经费、特殊生活补贴等支持。两个计划5年实施周期内,经费顶格测算约投入100多亿元。


  政策保障更加多元。从经费支持到工作平台搭建,从创新创业支持到无忧生活保障,从阶段性支持到后续跟踪培养,对人才的支持实现多元化。


  引才方式更加丰富。发挥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事业引才、服务引才和适当待遇引才并举,“引才伯乐”、专场招聘会、“人才周”活动和招才引智工作站同步发力、效果叠加。


  服务保障更加到位。符合条件的人才,享受绿色通道27项内容服务,给予机场、高铁站贵宾通道,旅游景点门票免费等特殊礼遇。


  人才环境更加宽松。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自主选择申报两个“计划”项目、研究方向、培养措施,各省级责任部门确认并给予支持,成长空间更为广阔。


  反向约束更加严格。建立反向约束机制,实行人才诚信公告和退出机制,未满最低服务年限退出的人才,所有支持经费全额收回,用人主体负连带责任。


  工作统筹更加有力。所有省级人才引进、培养项目集中在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申报评审,统一申报时间、联动评审环节、严格审核把关、规范待遇兑现,实现从工作从分散推进到统筹推进的转变。


  责任分工更加明确。省人才办牵头,各省级责任部门分口落实,分工明确、责任明晰,落实有保障。


  考虑到新旧制度平稳过渡,两个“计划”构建了“三个衔接”:一是新旧政策衔接。原“云岭系列”人才培养、“云岭英才计划”同步废止,已入选人才按层次自动列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项目类别。二是培养引进衔接。培养引进项目支持政策“拉平”,申报评审一个出口对外,破除制度壁垒,防止政策效果消减及负面影响。三是支持措施衔接。把绿色通道服务、专家服务团、延迟退休、特殊生活补贴、科研经费管理、离岗创业等现有支持措施全部植入,实现支持叠加,增强竞争力、吸引力。


  问:2017年9月11日,《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蓝皮书发布,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的综合指数呈现三级梯队分布,云南省位列第二梯队。这说明我省人才支持政策在西部省区并不落后。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在过去支持保障基础上实现了哪些具体突破?


  答:比起我省以往的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措施,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取得了不少突破。总体上讲,以下10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经费保障上,实行“叠加支持”。从单纯的经费资助到经费资助与项目支持相结合,既给予入选人才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200万元)和特殊生活补贴(最高每年20万元),同时给予项目经费支持(最高3000万元)和专项培养经费支持(最高1000万元),实现了经费闭环支持。


  从单个培养期支持到后续滚动支持,在云南创新创业的人才,“万人计划”入选人才5年培养期满后,可继续申请最高1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千人计划”入选人才(团队)在5年服务期满后,可重复申请对应专项个人最高500万元、团队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拔尖优秀的可经择优评审设立科学家工作室,给予最高1000万元单列经费支持。


  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人才培养激励资金、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视同省级奖励,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编制管理上,实行“带编引进”。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入选云南省“千人计划”的,报省委编办核定专项编制予以保障,不占单位原有事业编制,编制专用、人走编收。


  第三,职称职数上,实行“单独核定”。入选人才所聘专业技术职称(云南省“千人计划”副高以上;云南省“万人计划”正高),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单独核定,不受单位职称总数和结构比例限制。简化引进人才招录程序,到事业单位工作,可按规定以直聘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业绩突出、成效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第四,人才服务上,实行“特殊礼遇”。在《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办法》27项服务基础上,给予符合条件的人才“特殊礼遇”:在云南省内机场、高铁站出行(到达)时,享受贵宾通道服务;本人携父母、配偶、子女进入云南省所属旅游景点,最多可免6人门票,由“一部手机游云南”办理。


  云南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入选人才,直接列为省委联系专家,定期组织国情省情研修考察、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及相关活动。


  第五,家属安置上,实行“考核直聘”。当前,事业单位招聘,按规定原则上采用公开招聘方式进行。为了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让高层次人才安心、用心创新创业,符合条件的云南省“千人计划”入选人才和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配偶、子女入职云南省所属事业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可按规定以考核直聘方式办理。


  第六,人才引进上,实行“多措并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用人主体引才聚才主导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引才时限上,前溯与后延相结合,申报起始日前2年内引进到我省工作,或尚未在我省工作,但已签订协议,承诺在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到岗工作人才,均可申报云南省“千人计划”。


  实施“引才伯乐”激励。个人或机构只要成功推荐人才到云南并入选云南省“千人计划”,由签约用人主体申报按推荐1人(团队)最高10万元标准进行激励,上不封顶。


  定期赴人才聚集的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举办“云南省‘千人计划’专场招聘会”,探索举办“云南人才周”,定期举行“高层次人才云南行”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有针对性地在发达省份和部分国家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最高8万元经费资助。


  第七,培引衔接上,实行“有条件申报”。引进人才入选云南省“千人计划”后,在云南省连续、全职工作5年(外国专家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可申报云南省“万人计划”。


  第八,柔性引才上,实行“无差别化支持”。柔性引进人才(团队)符合条件的,只要承诺在云南工作5年以上、每年不少于6个月,个人领衔的项目最高可申请500万元经费支持,团队领衔的项目最高可申请3000万元。


  第九,人才发展上,实行“全程跟踪”。研修访学支持,每年两个“计划”每个专项按入选人才一定比例(千人计划5%,万人计划15%)按人才自选国家(地区)、机构、学科、导师、时长方式,选送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研修访学,省财政给予经费支持,研修访学期间所在单位各项待遇不变。入选人才享受股权、期权、中长期激励;“万人计划”的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入选者确因工作需要,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延长3—5年工作时间。


  第十,政策支持上,实行“特事特办”。得益于近年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对入选两个“计划”的人才,在众多领域给予“特事特办”支持。科研经费和设备采购管理方面,入选人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绩效支出、劳务费开支、结余资金处理、经费审计以及设备采购管理等按现行规定办理;成果转化方面,入选人才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人或为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可获得不少于转化收益60%的奖励;税收支持方面,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各类经费支持和奖金视同省级奖励,享受相关政策优惠;离岗创业方面,入选人才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方面,入选人才可兼职从事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换、教学、项目合作、短期工作等,按规定或协议约定取得兼职报酬;出国访学方面,对入选人才因公临时出国实行区别管理,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按规定可持普通护照出国。


  第十一,工作机制上,实行“统分结合”。省人才办统筹协调,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9家责任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服务管理。两个“计划”所有项目统一在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申报评审,人才只能选择一个项目申报,避免了人才多头申报、常年申报等问题。


  问:社会舆论比较关注“招来女婿气走儿”也即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支持上的不平衡问题。两个“计划”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答: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在政策设计上实现了培养引进“两腿走路”、均衡支持、界限“拉平”,促使引进外来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协同并进、良性互动。


  在经费支持上,云南省“千人计划”包括5个方面:最高200万元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500万元项目支持经费;最高3000万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支持经费;最高1000万元科学家工作室支持;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云南省“万人计划”包括5个方面:从2017年起,新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重大人才奖项,给予最高500万元培养激励;最高1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领衔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最高1000万元科学家工作室支持;给予入选人才每人每年最高20万元特殊生活补贴。除经费支持稍有区别外,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人才研修访学、特设岗位、住房保障、引领示范、联系服务、后续保障等政策支持,基本是一致的。


  问:贯彻落实好两个“计划”有什么具体的安排部署?符合条件的人才怎样申报获得支持?


  答:当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两个“计划”实施办法,是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架构,具体工作已细化到18家省级责任部门,按责任分头落实。


  其中,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外专局9家各专项牵头部门,制定(修订)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其他支持政策、服务保障,由各省级责任部门按分工落实。


  下一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协调落实机制、督办机制和成效评估机制,理清责任链条。省委督查室将涉及的责任分工列入今年督查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细化落实。


  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所有项目申报评审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集中开展,具体申报时间和要求以年度下发通知为准。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