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村文明村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08-06-16 08:15:58     来源:彝良县广电局

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村位于乌蒙山区滇黔两省结合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省、市进入彝良的南大门。龙潭村国土面积28.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5亩。辖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45人,党员96名。
近年来,龙潭村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机遇,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乡风文明这个主题,通过几年的努力,龙潭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0年,龙潭村人均纯收入为720元,2007年末,人均纯收入2100元,平均每年增长197元。由于龙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很大的丰收,先后二十余次受到表彰。2004年,被国家司法部、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光荣称号。2003年,被昭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2006年,被市政府表彰为“昭通市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创建十佳基层单位”。2008年,被视为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消防安全创建示范村”。2002年,被彝良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先进集体。2005年被彝良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尊师重教先进集体”。

化思想教育 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为解决这个问题,龙潭村“两委”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市场业户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市场业户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狠抓道德建设 树立文明新风

把公民道德建设好,真正改掉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陋习,龙潭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新的文明新风得到提倡。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强化外在约束。龙潭村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好建设载体,提高活动质量。龙潭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 “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好风气建设,提倡以人为本。近年来,随着龙潭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村两委班子进一步转变作风,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于2003年在全县率先为村民实行了“十免六发放”的惠民举措,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即:免收村民子女上学的学费保险费,免收闭路电视收视费,免收电费计修理费,免交村容村貌卫生费,免交公共照明及垃圾清运费,免交老年人体检费,免交三提五统及农业税等;给村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给军人发放优抚费,给计划生育妇女发放补助及生子女医疗补助费等。此外,村两委还制定了一系列为民、便民、富民的新举措,把李为民所某放在了工作首位。

抓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文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把龙潭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龙潭村两委抓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6年10月,龙潭村向家湾村民小组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龙潭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确定了把向家湾村民小组建成“环境山水化、村庄田园化、产业设施华、家庭和谐化”的新农村示范点。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村党总支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以加快转变农业增收方式为核心,为农民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为充分利用土地促进农民增收,村两委引导向家湾村民小组在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核桃120亩,滚动发展魔芋50亩。大力发展种植莲花白、大白菜和辣椒,引进种植雪莲果6亩,建成3.2亩钢架试验大棚蔬菜。在整治村容村貌工作中,村民投工投劳11300个,硬化村内主路970平方米,樱花通户小路4300米,硬化院坝1039平方米,改厨改厕改厩1560平方米,建绿化广场400平方米,建多功能活动室100平方米,建防洪沟398米,硬化到组公路1500米,一个环境山水化、村庄田园化、产业设施华、家庭和谐化基本形成,成为昭通市各县区建设新农村学习的榜样。
瓜果飘香,和风浓郁。龙潭村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一个组织建设好、经济效益好、环境整洁好、思想道德好、全面发展好、安全防范好的新村形象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人们面前。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