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乘风破浪会有时
发布日期:2007-07-12 09:01:01     来源:威信党建网

昭通市人民医院挂钩扶贫小坝村工作侧记

有一种现实叫差距;有一种温暖叫关爱;有一种勇气叫自强;有一种奋进叫希望!

自去年4月开始,扎西镇小坝村村民就有了新的希望,他们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市人民医院的同志来了,我们的福星来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一年多过去,如今的小坝村已经脱胎换骨,面貌一新:琉璃瓦房顶装饰的村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里面几明茶净,宽敞惬意;简陋破旧的村卫生室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井井有条,设备齐全的新卫生室;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户……

至贫至穷,回望小坝

小坝村位于威信县城北面,距县城10公里,共16个村民小组,是全县扶贫重点村。2005年末,全村人口2457人,耕地面积2163亩,年人均收入712元,人均有粮514斤。小坝,一个紧邻县城的小村,却一直是县、镇两级扶贫工作重点、难点村。其主要原因:一是特殊的村组结构。小坝村的16个村民小组,差别巨大,临近公路的江西湾、槐花、小蒿坝等小组较为富裕,常给人留下小坝不穷的错觉。但处于高寒山区的大湾头、桃子湾、半林等小组的村民却是穷得揭不开锅。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小坝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特殊的区位分布。小坝距城区不远,有的小组就在城乡结合部,再加上其贫困状况在全县来说并非最突出,因此,在整个扶贫工作大局中,宏观上处于夹缝地带,客观上错过了一些发展机遇,造成小坝的持续贫困。三是缺乏支柱型产业。小坝全村2千余人,其中近1/3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奇缺,是小坝长久不能发展起支柱型产业的瓶颈。

白衣天使,情系小坝

2006年4月16日,对于小坝村全体村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一大早,村主任罗海贵就带领着村民聚集村口,沿路而立,等待着他们的挂钩扶贫单位——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同志们的到来。中午10时许,在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陪同下,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强院长一行踏着泥泞来到了小坝。没顾上休息,李院长就迫切要求去半林看望自己的两家结队户。当看到村民黄绍友家食不果腹、房不遮风的困境时,李院长当即拿出2000元钱交到他的手中。随后在听到村民肖定华的父母都在一年内双双去世,二儿子外出打工又不幸死亡的消息时,李院长的眼眶湿润了,又把2000元钱交给肖定华,嘱咐他无论如何要度过难关……罗主任和村民们都被李院长的真诚打动了,不无感慨地说,贫穷落后的小坝终于找到了“富亲戚”。

在各级政府的密切配合下,市人民医院在小坝的扶贫工作有序展开。工作队进驻小坝后,一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走访摸底调查,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确定并逐步实施了小坝的扶贫发展思路:一是改变村民现有落后的文化观念和卫生习惯。建立文明户评比制度,制定评比规则,奖励标准分别为每户100元、200元、300元;义务就诊8个村民小组300余人次;向村民捐赠踏花被121床;针对贫困户开展了免费送药上门服务,向200余人分发了价值4000余元的药品。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建设。划出7.5万元用于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和添置办公设备,装修村卫生室和更新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同时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民就医就诊难的问题。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针对小坝实际,市医院联合各级政府,深入考察,科学分析,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拟在江西湾村民小组发展蔬菜50亩;在沟头、半林村民小组建立百头黄牛养殖基地;在中坝村民小组建立100亩白嘴香芋种植基地。目前,项目前期考察工作正在进行,属于小坝人的支柱型产业正在成型。

乘风破浪,希望小坝

平日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对于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似乎有着超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扶贫先扶志,他们用真诚和实际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小坝人。小坝人感动了,他们奋然而起,自立自强;小坝人醒悟了,他们抓住机遇,借力发展。

2007年7月3日,笔者再一次见到了小坝村主任罗海贵。坐在他一尘不染的新办公室里,面前是崭新的办公桌椅,墙上是一字排开的各类文件夹。老罗又向我谈起了从前的小坝,谈起了市人民医院,好象是在谈起一位老朋友,一位亲人。谈得更多的是现在小坝人民的改变,小坝的发展。“在市医院的争取下,我们沟头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工程项目已于年前上报,预计今年8月分可以启动实施。”老罗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自豪地说:“这回小坝真的有发展了!”

时值初夏,阳光明媚。在老罗窗台上的盆景旁,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只模型木船,给人以激桨扬帆,乘风而进的无限遐想!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