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从500元到3000元——以勒镇向家湾党支部带领群众增收小记
发布日期:2007-06-19 16:26:51     来源:镇雄县新闻中心

院外绿树成荫,果实挂满枝头,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院内干净整洁,鲜花盛开。在绿树掩映下,老人们三五成群歇息纳凉。
好一幅乡村安居和谐图。初夏时节,笔者来到以勒镇向家湾村民组调研,眼前如画美景令笔者流连忘返。村民杨志云一脸自豪:“上面的同志看到我们村,都说向生态公园,还说要到我们村住呢。”
“你不知道三四年前的样子吧。”村民胡国慧说,三四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穷村庄,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他用顺口溜“猪牛满村跑,蚊蝇四处飞,生活靠救济,吃水用背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来描述当年的情景。“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要感谢村党支部。”谈起眼前的变化,胡国慧心里充满了感激。
以勒镇向家湾村民组距县城50公里,全村有67户人家303人,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如何改变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始终是以勒镇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3年,以勒镇党委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该村党员优势,及时成立了向家湾村民组党支部,年近古稀的村民涂云庭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兼村民组长。“与其坐着守穷,不如放手一拼。”新上任的村支部一班人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直挂钩帮扶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充分调研后,决定发展经济林果、劳务输出及养殖业三项产业。
“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村党支部和挂钩扶贫部门通过对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后,联系用工单位,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由于经过培训,当年30多名村民就抱回了12万元。如今,该村常年在外务工的已有90余人,每年务工收入达45万元。
养猪是该村传统的经济来源。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在镇党委政府及挂钩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对村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同时建立母猪基地,以仔猪推动商品猪发展,带动村民养猪增收。目前,全村户均养猪3头以上,2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有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八分之一。2006年,全村民组养殖收入达16万元。
向家湾有耕地400亩,林地200亩,荒山70亩。党支部在组织村民外出务工的同时。极积引导在家村民发展梨、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目前,全村已发展梨树300亩、桃树30亩、板栗70亩。2006年,全村经济林果收入12万元,其中达3000元的农户就有7户。
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只要肯动脑子,哪有钱不往口袋里钻的。”村党支部书记涂云庭自信的告诉笔者,现在党支部正以村民文化活动室为依托,加强村民科技知识和文明素质培训,全面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和致富能力。同时,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县委宣传部挂钩帮扶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做强做大现有三项产业的基础上,利用便利的交通,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把全村建成一个生态、文明、富裕新农村。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