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各地动态 >内容详情
盐津县实施党员致富工程引领群众发展经济
发布日期:2012-04-11 11:00:25     来源:昭通日报社

支部来领路,群众奔富路。近年来,盐津县各级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1+X”等方式,全力实施党员致富工程,引领广大农村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共同致富目标。

滩头:“支部+协会”发展竹产业
横江两边、盐水路两旁,连片翠竹春意盎然。这是记者3月到盐津县滩头乡采访时看到的美丽画圈。正是种竹的黄金季节,当地农民三五成群地在山上挖塘种竹,在春天里种下致富的希望。
盐津县特有的立体气候和土质条件十分适宜竹子的生长,目前全县有竹林面积近20万亩。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竹产业,盐津于2008年招商引资在竹资源最丰富的滩头乡扶持组建了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有社员4000多户、15000多人,社员辐射到了全县。该合作社积极创新运作模式,实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土地有偿流转、土地入股分成、地产竹林承包管护、竹木产品加工”四种经营方式发展竹木产业。目前,党支部已经有正式党员7名,预备党员10名。在支部和党员的带领下,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现已建成高效竹林基地24000多亩,改造管护林地5000多亩;有厂房1500平方米,料场4000平方米;吸纳就业人员50人,可年加工竹材5万吨,木材1万立方米;仅2011年,就经营竹材2.5万吨,木材400立方米,年产值达1500万元,累计产值达6000多万元。带动当地农户销售原竹收入超过1000万元,务工收入达5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良好、农民增收、合作受益”的良好效果。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被省林业厅列为林业龙头企业,党支部被盐津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兴隆:“1+X”壮大苗木产业
3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记者到兴隆乡采访时看到,当地的一些田间地头,都是郁郁葱葱的大小树苗,一问乡党委书记舒志升才知道,这是该乡采取“1+X”(支部+党员、干部、群众等)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推动群众致富的结果。
兴隆乡海拔低,临近四川省的一个农场一直在培育苗木,兴隆乡经常有人去农场打工,回来后学着试种。去年,在乡党委的支持下,乡机关干部、各村两委负责人、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和当地的村民等30多人,筹资18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盐津仁富农林有限公司,乡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占有10%的股份。记者采访时,公司的几名党员股东正和群众一道在段家坝村民小组种植桢楠。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有党员23名,正常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当地群众以土地入股或出租的形式加入公司,还可以在公司务工,学习种苗种植技术。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樱花、雪松、茶花、桂花等苗木近200亩,产生经济效益近500多万元。在公司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周围的群众自发种植苗木近100亩。兴隆村梨子坝的48户群众联合成立了兴隆苗木专业合作社和党支部(有党员21名),发展苗木80亩,2011年实现卖苗收入120多万元。苗木经济,正在成为兴隆乡新兴支柱产业。

全县: N个“支部+协会+农户”
在盐津县实施的党员致富工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各显神通,因地制宜地成立合作社和党支部,齐心带领群众一起奔富路。牛寨乡烂田坝村民小组党支部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团结带领138户600余名村民群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科技农业产业,加快了小康步伐。牛寨乡河口村党总支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果木业、建材业,努力让全村近800户3000余人过上好日子。
目前,盐津县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结合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优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全县57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25家成立了党组织,拥有社员7214人,带动农户4万多户,2011年销售收入5800万元,实现纯收入2100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3643元。党支部+合作社,正在成为盐津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新希望。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