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基层党建 >内容详情
有制度、有温度!昭通市妇联助推靖安安置区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0-06-03 16:10:17     来源:“红色扎西”微信公众号


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云南省最大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安置昭阳、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6县(区)4万余人,为让广大搬迁群众搬得出,更稳得住,能脱贫,更能致富,昭通市妇联立足实际,通过“112333”工作法,助推靖安安置区社会治理现代化。

成立一个机构


为有针对性地为广大易迁群众特别妇女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市妇联指导靖安安置区成立临时妇工委,抽派1名副主席担任安置区临时妇工委主任,在临时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立足职责开展工作。根据安置区实际情况,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家长学校学习群”“妇女议事会”“妇女微家”等,实现每个社区均有1-3名妇女干部进“两委”,为安置区后续管理服务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做妇女群众“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组建一支队伍


为帮助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市妇联指导安置区临时妇工委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并开展婚恋纠纷排查化解、法律法规、生活安全、操家理务、志愿服务等培训,鼓励志愿服务队紧扣搬迁前、搬迁时、搬迁后三个时间段,因地制宜开展搬迁入住、扶贫济困、人居环境提升、婚恋纠纷排查化解等志愿服务,为写好“稳得住”后半篇文章贡献力量。截至目前,靖安已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5支57人,开展志愿者培训4期220人次。


建立两项制度


一是市妇联印发《昭通市“易迁扶贫巾帼行动”工作意见》的通知,全力配合做好安置区妇女搬迁、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维权服务等工作,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全市脱贫攻坚贡献巾帼力量。

二是市妇联印发《关于建立“家事十日查”、“家事纠纷每日解”、“家事半月谈”、“家庭建设月月学”制度,进一步深化婚恋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统筹基层力量对安置区群众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家庭人员组成、婚姻关系变化、两地分居、同居、有无家暴倾向、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流动留守妇女儿童等详细情况,建立家庭档案并进行预警预判,做好纠纷调解、法律普及、信访代理、法律援助等工作,使婚恋纠纷化解在基层。


“三送”服务助力从移居到宜居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片片高楼平地起”,市妇联带领安置区群众把脚下的土地作为新家园来精心建设,让安置区不再只是“新房子”,更是一块“安居地”。

(一)“小黄人”送搬迁服务

从分房摇号到搬迁入住,随处可见“小黄人”的身影。为全力确保分房摇号过程秩序井然,巾帼志愿者们围绕群众所需,及时向参加分房摇号仪式的群众介绍安置区的规模、配套设施,做好道路指引、物资分发等工作。


2019年12月18日,靖安安置区迎来首批约一千户搬迁群众入住,为让广大群众“顺利搬家 高兴入住 干净生活”,昭通市、县(区)妇联组织100余名志愿者到现场开展志愿服务。搬家入住启动仪式前,巾帼志愿者们有序引导群众入场;分房领钥匙后,志愿者们一边帮助群众搬运家具,分享搬新家的喜悦,一边教会群众使用电梯;家具摆放完整后,巾帼志愿者们又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电器、打扫卫生,让广大群众能转变生活观念和方式,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各位姐妹,你们巾帼志愿者太扎实了,今天搬家的实在太多了,我们要提前预约,等下无论如何也请你们来给我们讲讲操家理务!”在广大群众的热情邀请下,巾帼志愿者们的干劲十足。


大关翠华镇永康村的郝大哥激动地说:“实在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搬家,把屋里收拾得规规整整,还教我们咋个搞好家庭卫生、做好安全防范,我们从农村搬到城市,心里更踏实了……”。

(二)常态化送操家理务服务

为引导搬迁群众把摆脱贫困作为新生活的起点,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树立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培养科学生活方式,市妇联指导安置区临时妇工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群众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操家理务培训,进一步引导群众听党话、说脱贫、评变化、颂党恩!


3月26日晚上八点,惠民、合顺、滨江三社区群众准时打开微信收听靖安新区妇工委组织的线上“操家理务”小课堂。在操家理务培训会上,讲师彭明英用易迁群众“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通过向大家展示操家理务前后对比图片,直观地向易迁群众展示了操家理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通过实际操作向易迁群众教授操家理务基本技能,确保易迁群众将相关技能内化于心。“彭老师,感谢你为我们合顺社区住户上了一堂操家理务培训课,非常实用!” 

滨江社区宋元聪家中,一家人围在茶几周围认真聆听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公共营养师陈敏老师的讲课,讲到七步洗手法时,宋元聪带上孩子去卫生间,亲身示范,手把手教育孩子如何正确洗手。


入住初期,这样的宅家防疫课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截至目前,共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和操家理务培训34期3000余人次,编印“操家理务”培训服务手册20000册、“平安家庭”宣传日历10000张。


昭阳区妇联联合有关部门成功举办“搬新家·住新房·换新貌”系列活动,树立榜样家庭,引导群众争先向好,实现了新房变新景,新景带动新生活。

(三)网格化送关爱服务

社区治理是搬迁群众安居的保障。安置区将各楼栋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行网格化分片包干责任制,安置区妇工委、巾帼志愿者等把社区当成主战场,积极参与网格管理,争当楼栋好帮手,进一步织密织牢社区防线;把家庭当成主阵地,详细了解搬迁户的家庭情况,为包保群众提供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就业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用心用情温暖着搬迁群众的心。同时,巾帼志愿者还积极加入治安巡逻队,在小区、楼栋巡逻,维护了一方平安,构建了一方和谐,进一步推动法治和基层群众自治融合。


思源社区的罗大爷的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儿媳照料老人和孩子。刚搬进城不久,罗大爷尚未改变乱扔乱丢垃圾的习惯,被儿媳制止时难以接受,以为儿媳嫌弃自己,二人就发生了争吵。了解到这一情况,区妇联工作人员、负责妇联工作的社区干部、巾帼志愿者一行来到罗大爷家中进行调解。对其儿媳,劝说她要尊老爱幼,用恰当的方式帮助老人转变生活习惯;对罗大爷,也开导他适当做些家务、接送孙子上下学,让儿子儿媳安心务工,共同建设和美家庭。在大家的劝说调解下,罗大爷和儿媳冰释前嫌,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截至日前,已化解婚恋家庭矛盾纠纷10余起。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守护一个新家园,新春盛典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安置区按下了人群流动的暂停健,“排查”和“隔离”成为关键词。滨江社区有3户居民居家隔离观察,工作人员反馈了该3户居民所需必备生活用品清单,市、区妇联通过医护人员将储备的母亲邮包(内品有:毛巾、牙膏、牙刷、肥皂、妇女卫生用品等日用品和基础医药包)送至该3户居民家中,给居民的日常所需提供基本保障,切实将党和政府以及“娘家人”的关怀送到群众家中。


帮找不着回家路的老人安全回家、送受伤孩童到卫生服务中心治疗……这些暖心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安置区上演,市妇联指导各级妇联凝聚社会力量,为搬迁妇女群众提供更便捷、更贴心、更有效的服务,实现“搬迁困难可解决”,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个强化”助力从安居到乐业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离开了黄土地,推动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尤为迫切。为解决搬迁后严峻的就业压力,市妇联集思广益,为搬迁户寻找就业新路子:反复宣讲就业惠民政策、利用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把招聘会办到家门口……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群众转移就业的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安置区群众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

(一)强化法律宣传引导

为进一步增强安置区广大家庭及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市、区妇联多形式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大学习、大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2月21日,靖安安置区扶贫车间举行第一期锡箔纸技能培训,120名来自靖安新区惠民、合顺和滨江社区的易地搬迁群众经体温测试显示正常后,排队扫描疫情二维码进入到扶贫车间进行培训。


“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等我做熟练了就可以多挣些钱,家里孩子太小了,一个读四年级,一个马上上幼儿园,如果制作熟练了,以后我还可以拿回家来做,我就可以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家里。”来自大关县寿山镇宜都村的搬迁户罗云翠高兴地说。


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搬来如何稳问题,市妇联指导各级妇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下积极作为,依托产业就业分中心和就业服务点,在易迁安置区建立巾帼扶贫车间4个,对易地扶贫搬迁妇女群众开展家政、养老护理、蔬菜种植、食品包装等技能产业扶贫培训34期2032人次,带动574名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让有培训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真正掌握一门实用的职业技能,实现“搬迁就业有希望”。

(三)强化就业平台搭建

安置区临时妇工委及时进行摸底调查,结合“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搭建就业交流平台,对接企业用工信息,为安置区群众转移就业牵线搭桥。

“到现在还像做梦一样!”靖安安置区合顺社区10栋1单元住户马顺英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够搬出大山,住进宽敞的楼房。马顺英是第一批入住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已经在这里住了3个多月,儿媳通过岗前培训和就业推荐顺利进入扶贫车间上班,马顺英负责照看两个孙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在老家,没有就业岗位,我和丈夫只能外出打工,现在我留下来,在家门口上班,既可以照顾孩子,还能挣生活费,一举两得!”从大关县玉碗镇老街村川洞组搬到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李折艳,说起扶贫车间给她带来的新变化,难掩喜悦。因老家偏僻落后,前些年,李折艳只能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挣钱供养两个孩子,但这样一来孩子缺少陪伴,成为留守儿童。“究竟是照顾孩子,还是外出务工挣钱”成为李折艳一直纠结于心的烦心事。通过前期培训和就业推荐,李折艳来到立时电子车间工作,在生产部做了一名作业员,彻底解决了她的烦心事。

“三类活动”助力走上幸福路


让安置区群众“搬家进城,幸福进家”,是妇联的目标。如何发挥“娘家人”作用、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市妇联结合“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做到群众在哪里妇联就在哪里,妇联在哪里家庭建设就到哪里,探索出了一条充满温情、充满家庭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一)“把爱带回家”,温暖千万家

春节前夕,市妇联突出“团圆”“幸福”“爱”等新年特色,指导各级妇联开展“把优良家风带回家”“把法治安全带回家”“把社会关爱带回家”结对关爱寒假特别行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关注关心孩子的思想、心理、安全等状况,切实履行家长的监护责任;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家庭享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和新年祝福,让这份爱永驻家庭和儿童心中。


1月21日,“把爱带回家”活动在靖安安置区全体小朋友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在志愿者们的帮助和引导下,80余名新搬进来的小朋友有序进行了寒假安全知识教育(有奖问答)和接力袋鼠跳、单人运球等趣味比赛活动。每个分队的孩子虽然年龄悬殊大,但在比赛活动中大家相互团结一致,全力拼搏,有小朋友即使摔倒了仍然坚强地爬起来继续比赛,全场观众都为他们喝彩、加油。全体妇联干部用真心真情,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温暖、幸福、难忘的春节和寒假,用关爱呵护孩子的童年!


(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在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间,在市妇联的精心指导下,靖安安置区临时妇工委和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我爱我妻我来晒”、“我爱妈妈比你多”活动,要求男士们在微信群里晒出“向妻子说一句赞美感恩的话、送妻子一份自制礼物、与妻子拍一张甜蜜合照、给妻子做一顿她喜欢吃的饭菜、与妻子穿情侣装”等视频、语音或图片,以此表达对妻子的赞美和爱意;孩子在群里晒出为母亲洗衣、洗脚、做饭、送一份礼物、给母亲一个拥抱等语音、视频或图片,以此表达孩子对母亲行孝及满满的爱。


微信群里热闹非凡,“今天终于过了个像样的妇女节,以前都不知道还有专门属于我们的节日,这回记住了,每年都要喊老公给我们过!”男士们说“这种活动还从来没参加过,平时害羞无法面对面对妻子说出的爱和感激,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勇敢讲出来,经过一天的角色互换体会到了妻子的不易,以后会更加爱妻子、爱家人!”岳世航的妈妈也说:“重要的不是孩子为我洗脚,而是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的孝心,很欣慰。”


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则社会和,这一场特别的线上“三八”节活动,增进了夫妻感情、家庭孝心,为广大家庭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做出了榜样。

(三)幸福家庭 让爱同行

让群众过得幸福舒心,市妇联还特别注重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让搬迁群众搬出大山后尽快适应新生活,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挥好家风、好家教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新生活,在市妇联的指导下,安置区临时妇工委积极搭建“妇女微家”,开展系列幸福家庭建设培训,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尊重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妇女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


“幸福家庭 让爱同行”,4月14日—18日,靖安新区易迁群众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线上反家暴培训。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从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所表现的多种形式、家庭暴力重点危害哪些家庭成员等、遭遇家庭暴力如何自救、家庭暴力会给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灾难(命案)等、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遭受家庭暴力后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好自己。“我们很不懂法律,听课后终于懂得家暴是违法的,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好好珍惜每一天,不要把幸福放在未来”“一定要把法律知识普及,让大家明白打婆娘和娃娃是违法行为”……广大群众认真聆听,并进行讨论,共同呼吁拒绝家暴,愿每家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遗子千金,不如留给孩子一个好家风。在惠民社区欧兴华家中,一家人正在聆听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昭阳区二小副校长陈敏老师带来的“我们的家 我们的娃”为题的家风课。听着陈老师的家风课,秦朝贵不时做着笔记,他说:“以前不懂得要教育孩子,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才知道家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截至目前,靖安安置区共开展反家暴、禁毒防艾、家庭礼仪等家庭文明建设线上线下培训43期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领域落细落小落实。

“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好人坏人,只有是不是自己人,要想办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自己人’……”在靖安安置区各社区家长学习交流群里,昭通心理咨询师协会高级讲师胡良巧的培训还在继续……

晚上7点半,靖安安置区合顺社区的群里准时响起一条信息:家人们,在13栋门口集合跳舞了。在社区妇联的带动下,不断丰富搬迁群众业余生活。“以前在大山里,干完农活就回家坐着,天黑了就洗洗睡了,日子过得很单调,现在,晚上如果不组织学习,我们就跳广场舞,生活充实多了”……

市妇联切实发挥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让搬迁群众搬进了新家园、搬出了幸福新生活,为建设平安法治昭通凝聚了更多力量。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