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人才工作 >内容详情
以改革创新精神科学合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条件
发布日期:2008-08-21 09:00:05     来源:昭通市委组织部政研室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改革创新精神科学合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条件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大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是党执政的主体,肩负着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准用好了干部,就能凝聚党心、鼓舞人心、推动工作,反之则会涣散党心、凉了人心、贻害百姓。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迫切需要规范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
一、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党组织在用人标准和条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使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更加具体和明确,用人的择优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把握干部选拔任用的具体标准和条件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标准和条件的设定原则化。用人的具体标准和条件过于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实际工作中,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缺乏严格的、客观的、科学的和可操作性的具体的评价标准。 “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和干部“四化”的方针,在具体实践中应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掌握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以及如何落实“四化”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2、对标准和条件的理解绝对化。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把干部“年轻化”与干部任职年龄绝对等同起来,片面强调干部“年轻化”,而忽视使用不同年龄段的干部,没有形成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和梯次结构,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二是把“知识化”片面理解为干部学历的高低,造成了唯文凭论,致使一些实际工作能力强,而学历不高的干部得不到提拔使用。
3、对标准和条件的把握简单化。选拔任用干部总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这是根本原则,对于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标准没有建立分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干部的德才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察不够合理,有时片面强调干部的实绩,有的把看实绩变成了看数字,由此导致某些干部不是主动创造业绩,而是片面追求政绩,忙于“制造”实绩。为了制造实绩,有的干部不顾长远发展,眼前利益至上,只关心任期内的所谓“业绩”,不考虑行为后果和发展潜力,热衷于“短、平、快”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从任职资格这一基本标准和条件入手,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依据岗位职责要求,对担任领导职务应具备的年龄条件、任职年限、任职经历、学历、专业素质、身心状况等,进一步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增加干部选拔任用的硬杠杆,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促进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的对策建议
科学地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和条件进一步具体化,在注重德才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选人用人的的标准和条件,科学地设定具体的选人用人标准,并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标准。
1、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的全面性。干部选拔任用的具体标准和条件是干部“德才”标准的具体化,不断调整充实包括德、能、勤、绩、廉、学等在内的考察内容,建立以德才为基础、以实绩为核心、以群众公认为标准的考察指标体系,使干部评价更加真实、全面、客观。一是顺应时代要求,调整考察内容。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调整充实考察内容,完善评价要点和评价项目,重点掌握政治素质、思想品质、理论水平、领导能力、专业知识、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注重考察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干部对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注重考察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敬业程度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干部勤政廉政、执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表现;注重考察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发展潜质、心理素质、公众形象、群众口碑等。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正、补充、调整干部评价体系,实化考德内容,量化考绩内容,细化考学内容,逐步规范操作程序,建立考德、考绩、考学新机制,促进干部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科学设定标准,合理划分权重。科学设标,细化量化。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办法,科学设置评价项目和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细化量化考核标准,调整权重比例,增强考察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在考核经济指标的同时,要提高社会发展指标的权重标准;在考核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调低GDP的权重标准,提高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的权重标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全方位考察干部的品德、言行、操守等方面的情况,使干部考察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分类指导。紧紧抓住党政领导干部这个主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逐步研究制定适合专业技术干部、企业管理干部、执法监督干部特点的考察评价标准,推进各级各类干部的考察指标体系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建立完善侧重点因人而异,适应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要求的考察指标体系,增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2、坚持干部“四化”标准,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关。 江泽民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在重大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的干部;把那些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有谋事之策、干 事之才、成事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把那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并且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格,清正廉洁的干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和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 导向。
3、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把群众公认关。在干部的选拔工作中进一步体现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工作中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一是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二是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的人选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如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三是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重要领导职位应视领导职位情况和干部情况在熟悉了解干部的更大范围内进行,应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干部政绩评价考核的科学性。一是看为谁创造政绩从而考量干部创造实绩的动机,看干部创造实绩是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所创造的政绩才是真正的实绩。二是看创造什么样的实绩。对干部取得实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讲求比较效益,以切实避免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等行为。既要看当前的成绩,也要看长远绩效。既要看局部成绩,也要看它对全局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利益。看干部的实绩,也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整体利益的实现,是否对全局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看怎样创造政绩。要看实绩的取得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还是客观条件使然;是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的,还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或投机取巧得来的等。四是看是否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必须是群众公认的工作业绩。
5、合理界定干部的年龄条件、任职年限、任职经历、学历、专业素质、身心状况。干部年轻化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把干部年龄条件、任职资格、工作经历、专业素质和身心健康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体现身强力壮,也要考虑干部的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班子结构和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影响。既要体现知识化,又要与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历结合起来。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