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人才工作 >内容详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也要解放思想
发布日期:2008-08-20 08:55:03     来源:盐津县驻牛寨乡新华村指导员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近半年来,笔者作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村上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之所以欠发达,除去各种客观因素外,根本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新形势的需要,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实现“生产发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主要是要解放农民思想,更新农民观念。
一、当前农民思想状况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农民思想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民思想状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陈规陋习普遍存在。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陈规陋习至今在农村中有抬头现象:一是婚嫁丧葬大操大办搞攀比;二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有比较大的市场;三是农村宗族势力影响不容忽视;四是赌博活动有上升的趋势。
2、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土地承包到户以后,集体劳动相对减少,国家、集体观念逐渐淡漠,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有的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有的对重点建设不支持,或横加阻挠,或敲竹杠。
3、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比较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地矛盾凸现,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但一些乡镇特别是较为偏远乡镇的农民大多不愿意外出打工。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走不出承包地,离不开责任田;二是由于文化水平低又无专长,在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三是基层政府对农民外出务工引导不力,培训不够。
4、履行义务意识淡化。部分农民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作片面理解,对自己享受的权利烂熟于心,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却知之甚少。不赡养老人,不出义务工,不送子女上学,盗伐林木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农民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到位。表现在:一是对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二是对农民教育的考核力度不够和指标难以量化,使得一些干部认为农民教育抓不抓无所谓;三是怕群众清楚明白了,以后工作难度更大。
2、工作不到位。村支部抓思想教育工作不力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党员队伍素质不高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准,更缺少做好新形势下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很难发挥骨干作用;少数基层干部自身形象不好,难以令群众信服。
3、着眼点偏差。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把握住农村和农民的脉搏,搞形式的东西多,有的教育内容与农村的现实情况和农民的现实思想存在不合拍;有的口气太大,理不在点子上,话不在心坎上,农民不入耳;有的上下一般粗,对干部和农民要求一个样,农民接受不了;所宣传的与农民所思、所盼、所求的相去甚远,因而收效甚微。
4、渠道不畅通。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呈逐级弱化的趋势,存在“市区作报告、乡镇听摘要、村里喊口号、群众不知道”现象。同时,由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农民“各自为战”,很难召集在一起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促使其思想解放。传播渠道不畅,思想工作断层,使上级的声音很难准确、及时地传达到农民中去。
三、解放农民思想的对策与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主体是农民。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文明程度。解放农民思想,转变农民陈旧的观念必须从当前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努力增强针对性。通过调查和分析,对农民的思想状况有了较为客观、清醒的认识。为此,针对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摒弃封闭保守心理,树立开放创新观念。在一些边远地区,许多农民仍固守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肥水不落外人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落后观念,对新事物不接受。因此,必须搞好市场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接触新事物,了解新形势,树立开门迎商、开放搞活的意识,跳出陈规陋习和“一亩三分田地”的束缚,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的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观念。一部分农民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劲头不足,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只想着政策照顾、政府扶持、社会救助。一些地方开展公益事业建设,农民望政府出钱、出物,等到要自己出工出力时,却袖手旁观,没有报酬不动手,报酬低了也不来神。因此,必须引导农民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自立自强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消除单家独户心理,树立协同致富观念。不少农民合作意识淡薄,固守一家一户单干的小农经济模式,喜欢单家独户、自给自足,即使合伙创业也认为只有找亲戚才安全。投资办厂“一家班”,宁可小而全,也不敢敞开门户,联手经营。耕田作土,停留于分田到户时的状况:各种各的“一亩三分田地”,丢了舍不得,种了效益低。这种单家独户心理,妨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妨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妨碍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使得生产经营的规模小,效益低,因此,必须引导农民树立大农业、大市场、大合作的新观念:分工协作,才能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才能提高效益;协同发展,才能共同致富,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4、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丢掉嫉富挖富心理,树立容富赶富观念。少数相对贫困的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自己致富无力,便打先富户和外来投资商的主意。有的乱收费,乱摊派;有的要资助,讨救济;有的强包工程,强揽业务,强行做工。人为恶化创业环境,加大他人致富风险,最后步入越贫越抠,越抠越贫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引导农民树立“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只有双赢才是真赢,只有让别人当赢家,自己才有可能成为赢家”的全新观念,树立善待先富户、学习先富户、赶超先富户的思维方式。
5、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抛弃小富即安心理,树立富而思进观念。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既不思源,也不思进,安于现状,安于温饱。有的枕着存款睡安稳觉,再也舍不得去拼博;有的投机取巧,将大把钱用于赌博;有的比阔气、讲排场,引得不富的农户打肿脸充胖子,致使人情风、比阔风愈演愈烈;还有的富了口袋,贫了脑袋,图享乐,求刺激,甚至吸毒、嫖娼,才成为财富的主人,又沦为声色犬马的奴隶。因此,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6、建设新农村,要加强教育引导,示范引带,增强感染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灌输”与“说教”巳难于触动他们的思想。同时,农民最重实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至今仍是很多人奉守的信条。因此,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必须加强教育引导,示范引带,才能增强感染力。无论是理想信念、政策法律、市场经济知识教育,还是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都必须在“灌输”的同时进行示范引带。一方面,要切实改进方式方法,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宜说则说,宜唱则唱,宜观则观,做到深入浅出,不拘形式;另一方面,要重视典型示范,通过培育和选树典型并广泛宣传,用农民身边事去现身说法,让乡村干部和党员去引领群众,促使农民接受新事物,破除旧观念。
7、建设新农村,要努力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感召力。解放农民思想,转变农民观念,主体是农民,只有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晦亡、与我们同频共振,取得进入群众心坎的“门票”,才能增强教育引导的感召力。同时,农民的很多思想问题,往往是实际问题引发的,解决了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当前,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主要是“求知”、“求富”、“求安”。因此,我们要重点从“治愚”、“治穷”、“摧裁”。
8、建设新农村,要加强解放干部思想与解放群众思想相结合,增强战斗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乡村干部是教育引导群众的主力军。要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很难想象,一个观念陈旧的干部能带领群众解放思想。当前的乡村干部中,确有大批思想解放者,他们观念新、懂经济、会管理,造富了一方群众,但又确实还存在不少思想不够解放者。有的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有的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有的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因此,要切实加强乡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让乡村干部走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队伍前列,成为群众更新观念的引路灯。
总之,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大力解放农民思想。解放农民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每时每刻的。解放农民的思想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解放农民的思想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