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人才工作 >内容详情
绥江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与思考
发布日期:2008-04-02 08:39:39     来源:绥江县委组织部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 推进执政能力建设

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绥江县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适应党员队伍素质结构变化,紧紧围绕“和谐新绥江”建设,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认真总结了我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些成功做法,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些探讨性意见。
一、 全县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7个党委,23个党组,44个党总支,426个党支部,6666名党员。其中在岗职工1797名,农牧鱼民3960名,退休人员679名,其它有230名。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2058人,占30.9%;36岁至45岁的1789人,占26.8%;45岁以上的2819人,占42.3%。文化结构:中专(高中)以上2562人,占 38.4%;初中及初中以下4104人,占61.6%。
二、主要做法
针对我县党员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主要是从总体上打牢“一个基础”, 在培训形式上实现“两个转变” ,在教育内容上增强“三性”。
(一)从总体上打牢“一个基础”
就是打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基础。县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级联创”和“云岭先锋”工程工作的目标要求,狠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基础建设。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领导到位。各乡镇党委和县直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将党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确定专人负责,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此项工作。把教育培训工作与深化“三级联创”、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新绥江”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位。根据县委每年党建工作会议的安排和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各部门制定出切合各自实际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和党员致富示范户为重点,保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培训受训面达95%以上。其中,每年对党员干部至少培训一期,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至少培训两次,对片区(街道)党支部书记至少培训一次,通过培训,使20%以上的党员户成为科技示范户。三是严格纪律,加强管理,确保督查到位。全县各级组织严格培训纪律,强化教学管理,参训学员建立培训档案,对学习情况予以记录评定。县委组织部对教育培训计划和任务落实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全县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四是县乡联动,多方筹措,确保经费到位。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近5年来,县委组织部从县级自留党费中划拨10万余元经费作为培训费,各乡镇也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师资、场所、经费、教材“四落实、四到位”。五是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去年,我县在上级关心支持下,对活动场所相对较差的板栗乡罗平村、清水村、中岭村和中城镇农业村进行了改造,确保了村级党组织均有较好的活动场所。除此之外,我县224个农村片区支部中,有活动场所和相关设备的就达66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29.5%。通过建立领导机构,落实了相关经费,加强了活动阵地建设,为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培训形式上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过去,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普遍不高,我们习惯于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等灌输性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容易使党员感到乏味,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县不断改进教育培训形式,在对党员进行集中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一方面结合全县5个“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把课堂搬到基地里。近5年来,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致富技术培训624期,50000人次;另一方面把“致富能手”、“土专家”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是实现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通过自身制作、购买引进和复制下发等方式,把最新的致富技术送到党员手中。另一方面,在全县5个乡镇均安装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各乡镇积极做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按照《绥江县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党员定期进行收看;今年,准备在集镇所驻村和3个社区铺开,尽快让这一最新、最灵活、最便捷的信息化教育方式,在农村安家落户,使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零距离”接触,促进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在教育内容上增强“三性”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抓住根本点,把握结合点,着力在增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1、选准切入点,确立新思路,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绥江县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到引导教育党员积极投身于“和谐新绥江”建设中来。重点是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绥江县在各级党组织中建立“一把手”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教育活动的领导、指导和督导。二是加大教育网络和阵地建设的力度。近5年来,共投入10万余元对全县电教网络进行完善;不断加强基层活动阵地建设,仅2007年,在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共投资43.5536万元,对农业村、中岭村、清水村活动场所进行了修建,三个村建筑总面积813.8平方米。办公场所已投入使用,为基层组织党员培训提供了阵地保障。三是加大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绥江县通过举办新进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组织乡镇组织委员到组织部进行“顶岗培训”等措施,建设起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管理上有点子、工作上有实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如:为加强对党员的日常和动态管理,推进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县委组织部2007年4月底召开了信息库管理人员培训会,对全县7个党(工)委的10名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2、抓住根本点,充实新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这个根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是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重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新《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省委农村工作守则》、省政府绥江现场办公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等,引导党员明确奋斗目标,争当宣传执行政策的排头兵;二是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能力,民主法制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三是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科技致富本领和发展现代农业等内容,引导党员增强致富本领,争当“双带”能手。
3、把握结合点,改进新方法,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绥江县不断探索新方法,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寓政治理论学习和科技培训于活动之中,教育激励农村党员干部自觉地带头并带领群众走学用科技、共同致富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同五个方面具体工作相结合。一是把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同移民搬迁和城镇迁建工作结合起来。根据我县移民规划,到2012年移民总数达6万人,移民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找结合点上,一方面要求党员要认真学习移民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自觉遵守、带头执行。另一方面,在具体开展的移民工作中,强调党员个体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作为推进移民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二是把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同农业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努力在兴产业、调结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上做文章,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把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任务结合起来。党员在进行讨论学习中,就是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展开的,近年在春节组织的回乡务工党员学习讨论会上,许多外出务工的党员还就家乡如何发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有的还交流了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四是把党员教育活动同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许多基层党组织创新了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十分有用的好的方法,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如:会仪镇成立“移民工作临时党支部”、南岸镇开展的“移民先锋工程”等基层党建工作做法,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把党员教育活动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相结合。重点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学习十七大的任务,做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历史任务,结合农村实际,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 当前全县党员的思想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实效
近年来,绥江县各基层党组织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为契机,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县党员始终以自我加压、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保持“排头兵”地位。各基层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五比四学一争先”活动,进一步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引向深入。“五比”即:比学习,比党性,比纪律,比工作,比服务;“四学”即: 学理论知识,学业务技能,学先进模范,学时事政策;“一争先”即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在全县建立了“党员先锋岗”205个,党员示范岗167个,“党员示范窗口”78个。近五年来,受省、市、县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50余个,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优秀共产党员近1000名,党员的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在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党员带头干实事、办好事的感人、动人的事迹。如:计生工作作为村级工作的难点工作,通过党员带头执行计生政策、带头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的双带作用,有力地推进了计生工作的开展,“基本无多孩生育县”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期间,远在浙江打工的新滩镇鲢鱼村大沙支部党员王强、王兴城两兄弟,在接到新滩镇党委发出的学习动员信后,从自己的打工收入中各拿出200元现金寄回所在支部,作为支部开展活动的经费。
2、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绥江县以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群众为最终目标,采取“六联责任制”(即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到村、县直部门挂钩联系到村、乡镇党委委员联系到村、村党总支委员联系到片区支部、片区支部书记联系流动党员、片区党员联系群众),建立健全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便捷通道,构建县、乡(镇)、村特别是基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板栗乡中岭村四合片区支部书记杨光秀,看到村里许多农户主要劳动力均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在生产生活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于是在她的发动和组织下,成立了“妇女便民服务队”,组织在家妇女帮助农户解决诸如抢种抢收等因劳力不足造成的各种困难。对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并主动联系的农户实行有偿服务,对于困难家庭则一律实行免费服务。目前这支便民服务队已经发展到200余人,服务范围遍及全村。
3、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县党员紧紧围绕“湖滨生态旅游县、文明幸福小康县、绿色经济强县”建设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断强化了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各级党员工作作风更加深入、扎实,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不断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通讯难的热点难点问题。
4、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县党员严格按照《绥江县党建三项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政府“八条禁令”等,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较好地维护了党员的自身形象,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全县党员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与党员先进性要求还不相符合。
1、发展不平衡。表现在支部与支部间在学习进度、学习活动形式和学习效果方面存在差异;在参学党员的个体方面存在差异,少数党员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强,学习效果还不太明显;特别是对我县700多名流动党员学习效果的检查督促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2、要求不具体。目前,对党员教育的目标要求比较笼统,缺乏量化操作指标,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把党员教育当做“软任务”,认为考核难以衡量,因而时紧时松。
3、内容不科学。在内容安排的总体上还存在统筹兼顾不够、支离破碎的缺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的仅仅是临时安排重要文件学习,没有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不重视长期教育;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甚至代替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不同的文化层次开展教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
4、措施不适应。面对党员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没有结合实际,操作性差,难以发挥作用。
(三)原因分析
目前,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正处在调整完善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以上问题的存在,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活力。
1、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还没有真正把党员教育培训摆到重要位置,在党员培训上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忽视现有党员的教育培训,认为党员的教育培训是组织部门的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落实上级部门指示要求上,缺乏开展党员培训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能自觉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外,个别党员对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学习需要终身坚持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有的认为学好不如干好,借口自己工作忙,没空学;有的认为经验就是知识,在本职岗位上干了许多年了,无须学;有的认为自己已接受过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有些理论和知识早已学过,不用学。
2、内容和形式单一。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仍习惯沿用传统的教育培训形式,教学方法依旧是教员在上边讲、学员在下边听,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使党员教育培训与时代要求和干部需求存在差距,以致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出现学员被动学的局面。具体表现“四多四少”:一是综合性培训多,分类专门培训少;二是说教式地传授知识多,互动式教学和现场观摩体验少;三是短期培训多,系统学习少;四是组织安排的多,个人根据实际选择培训内容的少。
3、渠道狭窄。目前我县培训党员主要依靠县委党校和基层活动阵地,而党校师资力量薄弱,举办党员迫切需要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旅游带动”知识等专题培训难以胜任。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因本地缺乏师资,授课质量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参与的热情。
4、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教育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机制,经费投入随意性较强;教育培训经费和机会在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分布上严重不平衡;政府、单位、个人合理分摊教育培训经费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四、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一)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作为执政党的组成成员和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质、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之外的最直观的体现。要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党员。
(二)不断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
1、教育培训方式要体现时代性。首先,要更新党员教育培训的理念。党员教育培训理念要从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的培养转变。要着重培养党员的战略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其次,要改变教育培训的方式。党员教育培训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教师授课层面,开辟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内在要求。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转向教员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性学习,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员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互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三,要创新教育培训方法。要运用“相互交流”、 “现场教学”、“思维训练”等教学方法,做到“考察、实践、调查报告”相结合,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发现知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2、教育培训内容要体现针对性。分类施教是党员教育培训内容方面的基本要求。首先,在组班方式上要体现针对性。要针对工作实际,采取按人员结构和知识需求两种分类方法组织班次开展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党员要分类别地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中培训。同时,要根据党员所需要的同一类知识组成一个班次进行集中培训,如组成“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不同知识类别的培训班进行培训。其次,培训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培训内容。
3、教育培训渠道要体现多样性。党员教育培训的层次性、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决定了承担党员教育培训部门不是单一的,而只能是多种多样的。要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社会化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首先,要加强党校建设,发挥好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投入,把县委党校建设成为党员培训的重要基地,从而从源头上避免多头培训,节约经费。同时,县委党校可以聘请县外、市外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引进师资,以及建设远程教育网,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其次,要借助专家培训党员。要以县内外重大项目为载体,聘请县外专家学者为顾问,让他们在项目建设中边干边培训一批年轻党员,从而使实施项目成为培训党员的又一个重要渠道。第三,要适时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教育活动。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基本规律。同时,各部门还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争先创优”活动,如组织部门开展的“树组工干部形象”等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三)不断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1、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的战略规划。我县每年在年初都制定了《绥江县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全县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了总体部署,重点是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订好本辖区内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完善促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切实抓落实。
2、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的差异,完成党员教育培训任务与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完成大规模培训党员的任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因此要积极探索县财政、单位、个人“三个一点”的经费保障机制。
3、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档案。要认真记载培训情况,将学员培训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分户归档。每年向送培党组织公示培训结果,并把党员培训纳入单位的党建目标考核,没有完成年度党员培训计划的要受到处理。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把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包括遵守培训纪律、思想认识与能力考核评估结果等情况,作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党员干部自己要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党员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好坏,并最终影响党的执政水平。我们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构建“和谐新绥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