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人才工作 >内容详情
对鲁甸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日期:2007-08-29 10:11:57     来源:昭通市经委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部,牛栏江北岸,是昭通市西南门户,县辖11个乡镇,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9.8万人,现有工业企业3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规模以下工业20户。2007年1-6月,鲁甸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7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8亿元,同比增长114.6%,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增长96.2%,利税总额1.73亿元,增长60.6%,利润总额9187万元,增长38.2%。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69万元,同比增长120.2%,完成工业增加值48301万元,同比增长126.3%,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4.9%,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3514万元,同比增长125.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4%;实现工业增加值41049万元,同比增长15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229万元,同比增长128.2%;实现利税总额27939万元,同比增长190.6%;实现利润总额17204万元,同比增长135.7%。全县已逐步形成以矿冶、电力、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2006年鲁甸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92%,利税总额占全市的8.45%,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市的13.33%。鲁甸工业增加值在全市11县区中排位2000年第六位、2005年第四位、2006年的第三位,从2000年的第六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三位,仅位于昭阳区、水富县之后。鲁甸县域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鲁甸着眼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强化“工业强县”的理念和发展战略,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实力。其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鲁甸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创新工业发展思路,营造工业发展环境
鲁甸把工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全县上下确立了“只有加快发展才是鲁甸的根本出路”的思想,提出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鲁甸结合县情,提出了“抓住一个关键,打造两个平台,做到三个坚持、搞好四个结合、培育五个支柱”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抓住一个关键,即抓住加快鲁甸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打造两个平台,即着力打造茨院工业园区平台,打造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原则;坚持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原则;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打造精品的原则。抓好“四个结合”,即发展工业经济要与综合利用资源、优化环境相结合;发展工业经济要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相结合;发展工业经济要与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发展工业经济要与创新体制、激活机制相结合。培育五个支柱,即重点培育水电、矿冶、建材、化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五个支柱产业。鲁甸县委、政府把着力点放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上,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发展极,切实抓好抓实。
(二)建立挂钩联系制度,落实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鲁甸县委、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指挥长的推进”三化“建设指挥部,其中:下设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全县矿冶、电力、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建设的领导、协调、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及有关工业发展政策落实的力度。成立由县人大副主任任组长,从县发改、经贸、环保、国土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的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直接入驻昊龙公司等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县委、政府还制定了加快发展工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对外来非公有制企业最为关心的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征收、土地使用、治安秩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外地非公有制企业的资金、技术、资本、市场、品牌优势,借助外力,吸引民间资本以联营、合作等方式向重点产业投资,在鲁甸尽快孵化出一定数量、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工业企业,推进鲁甸县域工业经济的大发展。通过全县上下思发展、谋发展,积极帮助企业出注意、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鲁甸一批企业如昊龙集团公司、昆华化工、理世食品等发展较快,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支撑全县仍至全市工业的龙头企业。
(三)建设工业园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促进工业聚集发展
昭通市鲁甸茨院工业园区是昭通市四个市级重点园区之一。目前,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建设速度较快,已初见雏形,园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入园企业逐步增加,园区聚集效应凸显。现有入园工业企业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户。200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6.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2.5%,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占全县主营业务收入71.2%,利税总额1.8亿元,占全县利税总额64.4%,利润总额1亿元,占全县利润总额58.1%。鲁甸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已完成园区的总体规划。由重庆市仁豪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昭通市茨院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市规划设计院、市工经联编制的《昭通市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建设可研报告》,已于2006年12月通过了由市经委组织的市级相关部门初步评审。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目前,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已开展工业园区的建设性详规。二是园区内已建设了一定的基础设施。目前园区内已建设11万千伏的变电站1座,(22万千伏的变电站正在建设之中)。目前水、电、路、通信已畅通,为入园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入园项目逐步增加,项目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已建设的项目主要有昊龙集团公司年产12万吨电炉锌厂、日产2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4000吨锌品厂。昆华化工厂年产8万吨硫酸、年产20万吨过磷酸钙、年产3万吨锌焙沙、3万吨电炉锌;理世公司年产1600吨土豆片及技改扩建年产2500吨土豆片及牛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项目;此外入园企业还有生产新型墙材的金池砖瓦厂、编制袋厂等。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已基本形成矿冶、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已成为鲁甸“工业强县”的巨大引擎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四)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鲁甸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电力、矿冶、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化工等重点产业,加大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发展力度,逐步形成了以水电、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农特产品加工为支撑的鲁甸特色工业体系。一是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水电产业。重点以牛栏江流域梯级开发为主和小流域梯级开发并举的水电建设,开发红石岩、天花板、陡滩口、凉风台、罗家坪、黄角树等牛栏江流域的梯级水电站建设。目前,全县已有装机容量1万千瓦水电站。2007年即将建成的中小水电项目有装机容量7100千瓦的黑石河梯级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的牛栏江红石岩电站,今年可新增水电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左右;正在建设的牛栏江中小水电项目有装机容量19万千瓦的天花板电站、16万千瓦的陡滩口电站、12万千瓦的凉风台电站、24万千瓦的黄角树电站、9万千瓦的罗家坪子电站。“十一五”末可实现电力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40.8亿度,建成110kv变电站3座。随着中小水电的开发和建设,为鲁甸发展电矿结合的载能提供电力保障。二是走电矿结合路子,加快发展矿冶业。近年来,鲁甸把发展矿冶业作为重点,不断加大地质风险勘探,整合矿产资源,走“采、选、冶”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努力提高铅、锌、银、镁、铜、铁、硫、煤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电解锌、电炉锌、银业、电石等矿冶加工业。现在鲁甸已建成昊龙2万吨电炉锌、4000吨锌品厂、分别建成乐红日处理500吨、300吨、300吨三个铅锌采选厂、火德红日产300吨铅锌采选厂,昆华年产3万吨锌培砂;正在建设的有昊龙3万吨电炉锌、昆华2万吨电炉锌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的建设项目有年产10万吨电解锌、36万吨电石、4万吨硅铁、日处理1500吨铅锌采选厂等项目。预计2007年矿冶业可实现产值15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到“十一五”末矿冶业可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实现税收4.5亿元。三是改造提升建材业。在发展建材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速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昊龙日产2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2007年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发展新型建材业,已建设了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的金池建材砖瓦厂等企业。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特产品,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技术进步,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上档次,深加工,走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理世公司目前已完成一期技改年产1500吨土豆片,计划二期技改年产2500生产线,预计“十一五”期间可达到年产4000吨土豆片生产规模。理世公司还建设了牛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云香瓜子厂、圣威麦牙糖厂、荞酒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发展壮大,已成为鲁甸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五是巩固发展化工产业。通过改扩建,目前,昆华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年产8万吨硫酸、20万吨过磷酸钙的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磷化工产业。
(五)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之路,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内的昆华化工以技术改造与创新为主线,加大对普钙和硫酸生产线的科技投入,开拓市场,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昆华化工厂改制后首先投入400万元将硫铁矿制酸改为用锫烧锌锫砂产生的尾气制酸,随后又投入500万元进行硫酸4万吨改8万吨工程。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内的昊龙集团公司投入1.4亿元技改扩建了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入6千万技改扩建年产3万吨电炉锌冶炼生产线。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及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培植,促进了园区内企业的节能降耗,使园区成为全市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示范点。例如园区内昆华化工锌焙烧的含硫炉气转化为硫酸,作为过磷酸钙的原料。昆华化工锌焙烧的粗锌供给昊龙公司生产电炉锌、电解锌,电炉锌、电解锌的炉渣供给水泥厂作为原料,使整个园区达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最优化。园区内企业还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污水处理使净化水封闭循环实现零排放,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节约用水的效果。作为矿冶深加工的昊龙公司,该公司即将建设的黄角树24万千瓦装机水电站发电后,其电力又为园区发展载能产业提供用电保障,使整个园区实现了一个内部循环的产业链条。
(六)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第一车间,扶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鲁甸在“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上提出了“10个10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建设10万亩优质烤烟、10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亩干果、10万亩水果、10万亩反季蔬菜、10万亩蚕桑、10万头生猪和10万头肉牛基地,扶持壮大以理世公司为龙头的一批农特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实现农民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近年来,鲁甸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县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理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马铃薯、牛干巴等特色农产品为原料,加快优势生物资源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荞酒厂以高寒二半山区的绿色苦荞为原料,进行苦荞酒的生产;云香瓜子厂以江边河谷地带的优质南瓜籽为原料,进行瓜子深加工;此外还发展了以辣椒、大蒜、坚果为原料的深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中介的产供销、种养加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既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培植了县域财源,又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既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又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原料。
二、鲁甸发展县域工业的几点启示
从鲁甸抓县域工业的做法和经验来看,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抓好县域工业的关键。鲁甸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县上下对工业经济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各级各部门合力抓工业,深入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如果没有县委、政府领导对工业的重视和领导,鲁甸县域工业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明显效果。
(二)优化环境是发展县域工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鲁甸下功夫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等不断改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平台不断建设,创新了招商方式,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正是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改善和优化了投资环境,外来企业不断增加,内地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三)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点。鲁甸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得益于县域工业发展中培育了一批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是鲁甸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紧紧抓住培育和发展壮大县域支柱产业这一支撑体系。
(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昊龙集团公司、昆华化工公司、理事食品公司近年来迅速扩张、发展较快、实力增强,他们走的路子就是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了后劲和实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培植县域财力的有效手段。如昭通市长江丝绸公司、鲁甸理事食品公司、昭通市宏联制鬃有限公司属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他们为农产品提供了销售市场,同时带动了农产品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就业岗位,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工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的平台。工业园区是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产业积聚效应,延长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工业园区有利于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约、区域互补、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等多重效应;工业园区还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工业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搭建良好发展平台,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七)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抓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追赶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工业园区生态化,是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抓手。
(八)工业人才是推动县域工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鲁甸县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如昊龙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升、昆华化工公司总经理张昆华等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具有企业家的战略胸怀和捕捉市场的敏锐性,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关心、关注和保护企业家,支持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三、对进一步抓好县域工业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县域工业作为党委、政府的首要工作来抓。建议更加明确和大张旗鼓地提出“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构建全面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把县域工业作为全县的首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工业的领导,理顺工业管理体制,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更加解放思想,深化加快工业发展的认识,创新工业发展思维。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壮大地方工业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要走资源本地深加工的路子,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
(三)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进度。建议成立鲁甸茨院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立园区管委会及办公室,园区管委办设在经贸局,管委会办公室具体行使各项管理职能。在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快工业园区的详细性规划。
(四)抓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议鲁甸尽快成立节能管理机构,建立节能减排的指标考评体系,建立节能减排的统计制度,建立节能降耗的监察制度,尽快建设一支节能减排的管理队伍。鲁甸要走矿电接合之路,发展重化工产业必须引入新技术以推动鲁甸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大力扶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改造提升传统技术。
(五)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提供优良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办事程序。重点为投资者搞好服务,办理相关手续,减少审批事项,让投资者想留、留得住,想投、投得准。注重政策引导,凡国家、省、市出台的政策规定要用好用足,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六)抓好项目的储备、论证和项目库建设,积极寻找和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县域工业的发展。积极改善环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项目储备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项目的策划、筛选、推介工作,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为依托,以规划为引导建立项目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论证一批、成熟一批、储备一批、洽谈一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政府通过政策支持、提高办事效率、搞好服务来支持企业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工作。
(七)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大中小企业相互协作、和谐发展。着力培育电力、矿冶、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化工等重点产业、加强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发展,逐步形成以农特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重要支柱的鲁甸特色工业体系。在做大做强昊龙、昆化等企业的基础上,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户工业增加值上10亿元的大企业,培育5-8户产值上亿元的县域中小工业企业,重点发展以土豆片、牛干巴、火腿、乌蒙葛粉、茄呢醇、荞酒、麦芽糖、核桃仁、仙人掌等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八)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工业才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在人才,要重点抓好人才建设,培养懂经济、善管理的管理干部、企业家、营销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努力改善现有工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加快培养和补充经贸人才队伍,以适应鲁甸县加快县域工业发展需要。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落实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纳天下贤才,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库,做好人才资源储备;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实施“借脑”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