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建党百年 >内容详情
【建党百年】解密千余张八路军军粮账单
发布日期:2021-08-18 15:49:09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


抗日战争时期,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八路军是如何开展后勤工作,保障粮食供应的?从2010年起,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孔家峧村陆续发现、公开了一千多份八路军军粮账单。这些账单,揭开了当年百姓帮助八路军保粮、藏粮、运粮的秘密。



孔家峧村农民郭海波家保存及发现的部分八路军军粮账单。新华社记者刘扬涛摄

保粮


“今欠太行军区麦子肆仟斤,孔家峧仓库。”“今收到柏官庄麦子捌石、小米壹石贰斗、苞谷壹石,八路军教导队。”……翻开孔家峧村农民郭海波保存的一千多份八路军账单,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记录粮食收支情况的。

孔家峧村所在的黎城县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据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宋河星介绍,当时郭海波的曾祖父郭建仁是孔家峧村的村干部、牺盟会秘书,也是八路军粮秣会计的经手人。

八路军藏粮于民,这是实行“五户联保”制度时的保粮单。新华社记者赵阳摄

时任八路军后勤部副部长的周文龙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抗战时,在根据地,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带有半货币性质的产品,由于物价不稳定,货币贬值,我们常以粮食作为预决算的计量单位。”

粮食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战争时期各方关注的焦点。“每年秋收时节,日军都会组织大规模扫荡,抢夺地里的粮食。”当年在村里担任儿童团团长、91岁的郑明田回忆道,“为了保护劳动成果,老百姓每年秋天都要趁日军来之前抢收粮食。”

在孔家峧村走访老民宅时,记者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大石磨,它们见证了抗战时期村民的保粮经历。

黄草辿村废弃旧宅里的石磨盘。新华社记者刘扬涛摄

“玉米马上要熟的时候,老百姓就连夜下田抢收。大伙把湿漉漉的玉米粒从棒子上掰下来,铺到火炕上烤干,然后在院子里点起煤油灯,用手推磨把玉米全部磨成面。”郑明田说,“一晚上下来,所有人都累得筋疲力尽。”

百姓千辛万苦保下来的粮食,支起了八路军抗战的灶。“战争年代粮食短缺,但村民们还是积极地为部队筹款送粮。”郑明田说,“虽然生活艰苦,但知道八路军在为大家战斗,百姓的心里就有了盼头。”

藏粮


翻阅账单,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有不少诸如“八路军吉峪部”“襄防司令部”“伦敦工厂”等八路军机关和企业代号。

战时保密需要,八路军一些机构使用“代号”进行登记。新华社记者赵阳摄

“为破译这些代号,我们曾三上北京请教老八路。”当地红色文学作家赵晚芹说,部分代号已经破译,如129师司令部代号为襄防司令部,冀南银行总行代号为伦敦,新华社代号为教导队等,但仍有一些代号尚未破译。

“爷爷非常重视对粮食信息的保密工作。我们家有一口大缸,爷爷把账单一张张糊在缸的内壁上,再在缸里堆满木炭等杂物。”郭海波的父亲郭端乐说,“这样做不仅是为保护家人,更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

91岁的黄草辿村村民岳丙法告诉记者,抗战时期,百姓人人家里都藏着八路军的粮食。

《周文龙回忆录》中有提道,在那时的游击战环境里,政府不能专设粮库集中保管,只好把粮食由各村各户储藏保管,做到村村是兵站,户户是粮仓。

孔家峧村外的藏粮洞遗迹。新华社记者刘扬涛摄

黄草辿村距离孔家峧村仅有几公里远,村外的荒山上至今还能找到许多抗战时期百姓建造的粮窖。“日军来扫荡的时候,村民会把家里包括粮食在内的所有物资搬到野外的地窖埋起来,自己则跑到山上躲藏,让敌人什么也找不到。”黎城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广兴介绍说,“这样的做法就叫‘空室清野’。”

“1942年日军搜山时,发现了几个藏粮的窑洞,他们把村民聚集起来逼问,村民没有一个泄密。”岳丙法回忆道,“日军见软的不行,就把当时村长的老娘吊了起来,但无论村长还是村民仍没有一个人告密。”

军粮账单中有八路军总司令部的相关记录。新华社记者赵阳摄

据岳丙法回忆,气急败坏的敌人最后烧死了几个村民。“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没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岳丙法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村里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当汉奸。”

运粮


在八路军账单中,一些账单涉及的粮食数额较大,有的单笔达到几千斤。如此大批量的粮食藏运,是如何保证安全的呢?

探访黄草辿村民居旧宅,每个院落的地下都有一个地窖,许多地窖一头连着屋内,一头通向院外,就像四通八达的地道。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加隐蔽性,方便老百姓秘密运输粮食。”孙广兴介绍道。

黄草辿村背后有座山,山势陡峭,不通道路。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攀爬近半小时,来到了半山腰一处凸起的石崖下方。一个由砖石围起的平台出现在眼前,石壁下还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磨盘。村主任石江贤告诉记者,这里是抗战时期老百姓与八路军交接粮食的中转站。

黄草辿村后山上的军粮中转平台。新华社记者刘扬涛摄

“八路军要来取粮的时候会提前通知村里,老百姓就趁天黑之前把藏在家中的粮食一袋袋运到山上,堆在山崖下,之后各自回家。”104岁的村民赵河堂回忆说,“第二天一早大家再上山一看,粮食已经被取走了。”

“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骡马,只能靠扁担挑、肩膀扛,在曲折的山路上一步步攀行,把一袋袋粮食运到山上。”石江贤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对此已经如数家珍,他说,“那时运粮非常艰难,但我从没听老人们有过抱怨。”

“再难也是值得的。”岳丙法老人动情地说,“就是因为当年八路军与老百姓的团结与付出,才有最后的胜利。”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