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 >内容详情
驻村扶贫五年 挥洒青春不悔
发布日期:2020-07-14 11:37:38     来源:王明岗


我是云南省昭通市委办公室的一名干部,今年是我驻村扶贫的第5个年头。我离别机关、来到基层,先后在2个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我坚守山区5年呢?我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这位群众,是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花椒沟的村民邱大妈,她60多岁了,出门打工没有单位接收,在家务农又没有太多的收入。合作社组建起来后,她到合作社务工,领到1万多元工钱的时候,高兴得合不拢嘴。

像邱大妈这样年纪大的群众还有很多,看着他们辛勤地在地里劳动,我有时都在劝她们,不要再这么辛苦了。但她们说不辛苦,闲着全身不自在,经常劳动身体反而健康一些。

往年,我们村的洋芋虽然丰产,但由于品质不好,没有市场,大个大个的洋芋4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我们发动群众组建起合作社之后,引进好的洋芋品种,再教群众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洋芋获得了丰收,保底1元一斤,由龙头企业全部回收。

荒山土里藏“金豆”,洋芋丰收展笑颜。去年9月,我们以洋芋丰收为主题,开展挖洋芋比赛、洋芋地里歌唱祖国等方式,庆祝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大寨农民有史以来过的第一个自己的节日,大家非常高兴。

而在两年前,这些储藏着“金豆豆”的土地,还都是一片片撂荒多年的土地。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我们大寨村和许多山区农村共有的特点,就是留守在家的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是一支“993861部队”。

回想起两年前,我刚从龙堡村调到大寨村驻村扶贫时,看着大片大片被撂荒的土地,看着留守在家的人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和我的队友非常揪心。通过和乡村干部共同商议,我们决定动员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进行发展。

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最开始群众不理解、也不支持。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的反对意见:一是一些年长的人把合作社误认为是几十年前人民公社时代的合作社,认为那个时候大锅饭、平均主义,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又要走以前的老路,不支持。二是一些年轻一点的群众,认为合作社就是少数人得利,群众背个名,有了好处也是进了个别人的腰包,不相信干部,抵触情绪较大。三是一些群众则说:“要让我们干合作社,政府给多少钱,有钱给、我们就干,没有钱我们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

面对种种困难,我和我的队友没有泄气,我们更加坚定地运用市委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指导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步一印去践行群众工作法。通过反反复复跑、反复跟群众打交道,反复开会、反复沟通,大家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渐渐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到支持、由不认同到认同,工作开展得到了群众支持和拥护。

合作社流转2000余亩撂荒土地,主要发展马铃薯种薯种植和种草养牛项目。最开始原始股东4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发展到现在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股东社员8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一般社员27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6户)。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合作社组建了理事会、监事会,坚持民主决策、财务公开。重大事项由全体社员大会决定,从组建以来到目前,已召开了13次全体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合作社的有关重大事项。理事会认真贯彻落实全体社员大会形成的决定,组建以来已召开30次理事会议,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民主决策。合作社与社员利益关系的紧密度,在市、县两级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11115”“五环工作法”,有效破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批转全市学习借鉴。

现在,合作社组建运行两年多了,获得了市级示范社荣誉称号。今年,正在准备申报省级示范社;以后,力争申报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稳定带动了100余户家庭的就近就业,每年都要发出去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工资,带动群众户均增收8000~10000/年,巩固脱贫的成效明显。

这些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帮扶力度。今年4月,大寨村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的检查评估,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我们全村有107143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32218人,差不多每两个大寨人,就有一个是贫困人口,我们攻克了深度贫困堡垒。我们村有回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00余人,少数民族同胞占了全村人口的1/4,我们没有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我们始终坚持“双统领”“双推进”的要求,以“五星级”村组干部创建为抓手,建强基层组织,村组干部的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寨村党总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得到各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这些年,我们远离机关、驻村扶贫,山高谷深、道路崎岖,有时风霜寒冻、有时头顶烈日,皮肤黝黑、衣作乡土,离别城市、山村作伴,远离亲人、偶感孤独……

这些年,我们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对我们有期盼、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向往。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我们很欣慰,这就是我们坚守山区的动力所在。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能够参与并打赢这场战斗,深感荣幸!我和我的队友在这片土地上日夜坚守、默默付出、流过汗水,我们青春挥洒在这里的崇山峻岭间,我们无怨无悔!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