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 >内容详情
【脱贫路上党旗飘】易地搬迁打开幸福门!盐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0-05-15 14:59:22     来源:“红色扎西”微信公众号


盐津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紧紧聚焦“571”脱贫标准,紧扣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认真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和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工作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易迁上万人的团结社区为“突破口”,实践探索以“党组织党员、易迁劳动力、学生、留守老人妇女”和“村务全透明公开、意识形态全覆盖”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


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老年之家、感恩大舞台,……走进盐津水田新区团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处处一派新景象。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吃水不忘挖井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几个红色字体闪烁流动;办事柜台上,党群窗口、就业窗口、医保窗口、教育窗口等各个醒目提示牌映照着人们正在开启的新生活。



如何让全县10个乡镇搬迁来的14111名易迁群众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融得入、能发展,做好服务是第一步。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小琴说,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依托“五清管理系统”,坚持问题导向、畅通群众诉求和问题解决渠道,同时建立了“社区党总支+片区长+楼栋长+党员+住户”的五级网格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抓什么、谁来抓、管什么、谁来管的问题,切实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能力。通过实践,团结社区在服务上不断延伸,探索出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服务型社区管理模式——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抓手,让“团结夜校”成为易迁群众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的平台;把党支部建在楼栋中,使社区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搬迁群众的知心人、家里人。



团结社区社会治理已成为易迁群众适应新环境的靓丽名片。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党总支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进一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落实以楼栋群众自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形成“社区动员,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整个易迁点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治安良好,没有发生一起确诊或疑似病例。水田新区党工委(建管委)综合办副主任范泽武说。


目前,团结社区已搬迁人口中,有党员223名,已成立党总支1个,支部5个。同时,还建立工会组织2个、团工委1个、妇联组织1个。


精准施策,保障易迁群众充分就业


唐美朋易迁前位于庙坝镇茨竹村的老家住房破旧,易迁后拎包入住团结社区崭新的“电梯房”。住进新居,他满心欢喜,更暗下决心:“住得好还要活得好”!搬来后因工作表现突出,先是被评选为楼栋长,现在又被团结社区选到党建工作小组,担任党建工作组第四支部联络员,妻子在B区农贸市场开了一家美发店(水田艺家人美发店),打开了通往幸福新生活的大门。


普洱镇正沟村搬来的刘克会,在A区扶贫车间的凤竹制衣厂上班。“楼上住人,楼下上班,吃住样样好,挣钱不用愁!”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刘克会说,“每月按时领工资,日子安逸得很。”



“唐美朋、刘克会”们的新生活,是团结社区致力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的一个个实际行动。



搬迁群众入住以来,团结社区始终把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揣在心上,积极统筹相关部门资源,相继开展了制衣、竹编、电焊工等技能培训,确保每户搬迁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技能。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团结社区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党员、楼栋长作用,组建了35个摸排小组,通过务实精准到人的劳动力登记摸底和就业意愿调查,全面掌握了7185个劳动力创业就业意愿,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通过培训引导,已有82名易迁群众通过农贸市场的铺面、摊位成功创业,新建的“乡愁一条街”“饮食一条街”两个创业基地共提供的52间创业铺面已投入运营;通过组织万人招聘会现场选择、政府包车包机定向输出、培训引导转移等方式解决就业5899人;通过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235人、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266人、物业公司解决就业73人、易迁点商铺解决就业35人,确保有劳动力搬迁群众充分就业。目前团结社区劳动力已就业6508人,就业率90.58%。



扶贫扶智,从源头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奶奶,你吃早饭了吗”“奶奶中午吃的啥”“奶奶你在家吗”每天上学前放学后,“小小楼栋长”都会敲响易迁点留守老人的门,关心关怀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这是一群从大山里搬迁到水田安置点的小学生。“我们家原来住在山里面,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现在搬到城里面,上学方便多了。”“老师教我们要感恩,我们就在这做些我们能做的事儿,现在大家都叫我们‘小小楼栋长’”。



水田新区易迁点配套建设了一个小学和一个幼儿园,小学总投资6500余万,由教学综合楼、室外足球场、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门卫室等功能场所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2892.57㎡,共开设24个班,可同时容纳1260人学习和工作。幼儿园总投资3200余万,总建筑面积7190.66㎡,共开设18个班,可同时容纳540人学习和工作。两个配套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布局科学,还从全县公开选拔了优秀教师55名,能满足易迁点所有适龄学生就读,对改善水田新区易迁点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教育质量,树立盐津教育形象、促进水田教学发展起着示范作用。



防疫期间教师坚持利用“空中课堂”授课。让“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精心撰写教案、准备课件,以“空中课堂”的教学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完成后认真批改作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指导。鼓励学生静下心来,用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诚信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感党恩,弘扬传统美德。




群团共建,健全“三留守”人员服务体系


由于团结社区是纯易迁户组成的基层组织,社区党总支高度关注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他们的稳定才是“稳得住”的根基。通过积极争取,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群团组织,结合社区有留守老人800余人,留守妇女儿童1000余人的实际,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老年之家、亲情连线室,在高度关注他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加强他们与亲人、党组织的联系。同时,社区以“自强诚信感恩超市”为依托,坚持楼栋为单元,围绕自立自强、诚实守信、自强感恩开展积分评比活动,引导留守妇女和老人激发发展内生动力,鼓励融洽邻里关系,解决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难、留守人员增收难、邻里守望相助难等问题。对留守妇女和老人开展集中培训,动员整治家居环境、投身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活动,帮助邻里解决困难、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子女考入大学、自力更生创业就业等进行一定积分奖励。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面对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团结社区党总支上下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确保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融得入、能致富。



智慧社区,“全真细常”推进村务公开


公示惠民政策、办事流程、政策落实情况、感恩超市积分兑换情况,公示群众意见建议、公示群众意见办理情况……团结社区的村务全透明公开栏内容非常丰富,群众常来看一看,低保名单里有没有不符合规定的,看一看怎样办理各种证照,看一看最近有些什么惠民政策,自己符不符合申报条件……自从团结社区实行村务全透明公开以来,群众普遍反映,办事更顺畅了,对惠民政策更知晓了,心里对社区干部优亲厚友的猜疑打消了,对社区干部也更加信任了。



按照县委村务全透明公开“全、真、细、常(长)”的原则,全透明公开社区事务,把知情权、议事权、监督权、决策权还给群众,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让老百姓不再是“局外人”。通过易迁群众楼栋微信群、电梯广告屏、小区大喇叭、手机短信、社区公示栏、楼栋公示栏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宣传双平台,实现村务公开全覆盖,对扶贫政策落实、配套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社区收支等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细致、常态、长久地公示,确保每一项政策的落实、每分钱的使用和每一项权力的运行都在阳光下公开透明。



思想引导,传递意识形态正能量


如何让他们尽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快速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成为团结社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社区党总支决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倡导易迁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同时,引导他们快速融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一是建设“感党恩大舞台”,以“迎新春感党恩为主题”开展了文艺演出、篮球比赛、游园活动等30余场次;建立以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职工之家为阵地的团结社区群团活动中心,开展四点半讲座、课业辅导、读书分享、心理疏导等活动40余场次,一方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适龄儿童放学后,做作业、玩游戏、课外阅读等有了专属场地、专门设施、专人看护、专人引导。实现了孩子安全成长,家长安心做事。二是树立传导社会正能量。“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必须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团结社区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以“团结夜校”为主阵地,创新扶志举措,加强思想、道德、法律和感恩教育,倡导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的价值导向,弘扬崇尚劳动、鄙视懒惰的社会风尚,通过榜样示范带动,让易迁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积极自发地为脱贫致富行动起来。通过广泛开展文化培训和技能培训,努力提升易迁群众自身素质。设置曝光台,敢于向不良风气亮剑,弘扬社会正能量,补齐易迁群众的精神短板,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目前,盐津县顺利通过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已纳入全省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进行公示,全县党员干部求实务实抓落实的氛围浓,全体易迁群众团结干事创业奔小康的决心大,全县人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信心足。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