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内容详情
搬不动大山就搬房,搬不动江河就搬人!杨亚林:让贫困群众不仅“挪穷窝”更“断穷根”!
发布日期:2019-12-24 14:33:28     来源:红色扎西




12月18号,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靖安新区首批近千户群众搬迁入住,12月20号,云南省大型跨县易迁安置区卯家湾首批1200名群众搬入新居。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先后两次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进一步做好安置区群众生活生产就业保障等工作,让贫困群众不仅“挪穷窝”,更“断穷根”,彻底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

杨亚林指出,昭通最大的实际,就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立足这个实际,昭通市委、市政府把大规模的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让大量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彻底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杨亚林
以更加精准、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把那些长期生活在高寒冷凉、石漠化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走入城镇化,走入现代生活,走入城镇化的轨道,步入新的生活,作为昭通啃下这块全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的“铁齿铜牙”。我们这几天每天都在实施大规模的搬迁,力争在目前一直到明年春节之前所有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圆满完成好8.45万,36.24万人高质量的搬迁任务。







“搬不动大山就搬房,搬不动江河就搬人。”在搬迁过程中,昭通坚持把应搬尽搬和应退尽退结合起来,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按照一步“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思路,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在磅礴乌蒙的崇山峻岭间,开启了大规模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真正“让人搬到人该待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努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

杨亚林
在实施搬迁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的盖一个房屋,我们强调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同步规划配套,相应教育卫生的综合设施,同时做到两个支撑,产业和就业的支撑,在我们今年实施的23.06万的搬迁群众当中,锁定的13.34万劳动力,现在我们已经保障了就业11.86人就业率达到了88.9%。对于剩下来的1.48万,我们在所有的搬迁安置区周边,已经谋划布局了超过3万个多形式的就业岗位,有扶贫车间,有蔬菜大棚,有食用菌种植大棚,有公益供付岗位,足够的能让这些搬迁群众能够做到充分就业。






杨亚林说,围绕着这些搬迁群众,昭通在实施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中,同步建设了4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包括医院、卫生院、卫生室、社区卫生站的33个医疗卫生设施;同步建设了26个群众活动场所,配套建设了3个派出所、27个警务室,还建立了5个党工委,35个社区,760多个楼栋长,完整的支撑党建和社会管理建设。通过这样一整套的匹配和支撑,来确保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一步跨越到城镇化社会,感受到均等的城镇化社会服务保障。


杨亚林
同步实施好迁出地,所有的三块地,承包地、林地、宅基地140.68万亩,全部集中流转,高度组织化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让所有搬迁群众,能够切断他与迁出地的直接联系,通过这样的配套,我们确保最后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群众较满意的目标。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