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人才工作 > 建功立业新时代 >内容详情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之困
发布日期:2018-11-15 14:45:00     来源:镇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吴洪香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又提出“乡村人才振兴”的科学论断。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必须破解乡村人才制约瓶颈,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才能更快推动乡村振兴。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新精神、新技能、新素质、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更是匮乏。一方面,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导致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和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大量优质青壮劳动力都主动或被动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仍然不足,迫使农村人才为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关键因素,留住并吸引本土人才,才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战略钥匙,才是不断推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的动力。


  要在“留”上出实招。“空心村”是不可能振兴的,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流失问题不得到解决,乡村振兴便无从谈起,必须抓住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战略机遇期,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超前谋划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布局,坚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宽广视野,因地制宜推助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厚实的经济支持,让返乡人才看到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让农村青年劳动力能返乡并且留得住。


  要在“育”上下功夫。人才兴则事业兴,农村人口红利依然巨大,要通过建立健全培训农民、增强素质的长效机制,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本土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要大力培育选用优秀村干部,不断提高村干部创业兴业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选用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所需智力支持的带头人。鼓励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企业主、退役军人和离退休干部、教师等进入村干部队伍,激励那些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长期扎根乡村, 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要在“引”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家乡人才资源服务家乡发展,通过建立本土优秀人才信息库,采取打亲情电话、邮寄“家书”、发放慰问信等方式,经常性地联络感情、介绍乡情,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功能,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激励本土在外人才不忘初心、饮水思源,带着项目和本领、带着爱心和乡愁、带着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回报家乡、创新创造,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