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流 > 党史学习教育 >内容详情
关于昭通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4-05-20 09:54:44     来源:昭通市星火文学会

昭通是我美丽的家乡,那里四季如春,有着无数美丽的山水和五百多万勤劳善良的人。高原艰苦的自然环境锻造了昭通人能吃苦、敢奋斗的品格,也造就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人们根植于艰苦,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昭通地方各项事业发展的一次次胜利,也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昭通文学,就是这些精神财富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一直以来都知道,以“昭通作家群”为代表的昭通文学发展是昭通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也曾拜读过一些昭通本土作家的作品,并对昭通文学有冰山一角的认识。据了解,昭通文学作为地方文学的代表,在云南省内和全国文学界都有一定地位,随着昭通市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昭通文学事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大好时机,如何把握这一时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刘绍清老师的推荐,我对昭通文学的发展也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但作为一个对昭通文学并不熟悉的在外游子,这些看法无疑是简单粗陋的,因此很多建议也仅仅供读者讨论和参考。鉴于此,我对昭通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

第一,文学折射社会。文学的发展应该基于民众的生活和思想,反映底层人物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心理、思想和生活状态。例如作为北京人的老舍先生,他的作品很多就是以普通的北京人为题材,我拜读过他的作品《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都是以普通民众为题材,通过刻画出人物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取得了成功。当然,当下的昭通不同于中国人处于半封建社会时期那样,我们的作品反应的人物精神也应该是有昭通地方特点的,这类作品,夏天敏老师的《好大一对羊》就是杰出代表。所以,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地方文学,应该做到根植于地方人、事、景的特色,才有最独特的韵味。在昭通,可以多发掘以贫困边远山区的人、教育和思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在之前的昭通文学里已经很多见,所以有了地域的独特优势和多年的历史积淀,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这样的作品才更加厚重更有内涵。

第二,文学服务发展。地方发展既要有经济的进步和物质的改善,也要有思想和文化的建设,一个地方的文明和文化程度并不是它有多大的GDP总量就能说明的。一个文学兴旺发达的地方,她的内在气息是高雅的,是和善的,是有文化内涵的。在昭通文学发展中,可以考虑多开展与昭通地方发展建设的大政方针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将文学的发展真正融入到地方发展中。只有这样,文学的发展才能在当下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并实实在在地造福一方百姓。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它也可以是一种对地方的宣传和思想培养、改造精神的工具,要用好这件工具,我们可以开展各类以昭通发展为主题征文的方式得到建言献策,或以榜样人物学习和报告来扩大宣传等。

第三,把握时代脉搏。当代文学不是古代的八股文,不是只有“圣贤之书”才是金标准,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走在地方和国家思想文化发展前沿的,落后就会被淘汰。因此,昭通文学在注重根植于地方,走进普通民众甚至是偏远山区底层贫困人群特点的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时代脉搏,合理引进新的思想和新观念,利用自身影响力引导地方人民思想发展,这同时也是扩大文学的影响力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未来的几年,建设“中国梦”是全国人民都在探讨的主题,那么昭通人如何构建自己的“昭通梦”,每一个昭通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梦”“事业梦”等。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多主办一些这样的主题征文比赛,比如山区儿童的“大学梦”,留守儿童的“团圆梦”等。

第四,文学扎根校园。昭通文学的发展,既要有一群专注于写作和传播文化的本土作家,也要有广大学生和老师的参与和支持。校园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语文的学习对于文学素养的形成是基础,在校学生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中学生很容易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学文、写文的良好氛围。把文学办到学校去,在昭通乃至云南其他地区的中学校园形成一股“写作风”“文学风”,既可以扩大文学的普及,还可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后续发展储备力量。文学进校园的操作并不困难,只要取得学校老师的支持,有很多方法开展,例如举办市、县级中学生写作比赛,开辟校园作文刊物等。

昭通文学,已经是昭通的一面旗帜。未来,在昭通市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等广大昭通文学志士的努力下,昭通文学会更加在植根本土的基础上,于细微处见真知,于广袤处得大体,走向全国,走向更新的成功。我衷心祝愿昭通文学事业蒸蒸日上,各类文学刊物越办越好,成为昭通的一个旗帜,傲然飘扬在全国乃至世界。

作者简介:温连奎,男,汉族,1991年10月生。昭阳区乐居人,昭通一中毕业生。北京大学医学、经济学双学士。现在北京大学就读药物政策与药物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

红色扎西网www.ztdj.gov.cn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Copyright@2024 备案号:滇ICP备08100184号-1 联系电话:0870-2121765 技术支持:昭通报业